根茎的烟火气——幽幽飘至。
并非善心,只是村中顽童遗弃的残羹。
求生的本能,终究碾碎了“人”的矜持。
那一口温热的、无血腥的糊状物,成了冰窖里递来的最后一根稻草。
活下去。
以蛇之躯,怀人之念。
这石缝,成了他隐秘的“字斋”。
寒暑三载,以石为巢,听壁作学。
官话方言,渐能意会;
小篆隶书,依稀可辨。
他甚至能用尾尖卷起枯枝,在无人的沙地上,歪歪扭扭地刻下“生”、“存”、“危”等字。
每一个笔画,都是刻在沙地上的恐惧——惧怕那“妖孽”之名,惧怕游方道人袖中可能藏着的符剑寒光。
这蛇躯已近四尺(一米有余),银环灼灼,朱砂愈发鲜艳。
然而,蛇躯愈长,忧惧愈深。
空中有鹰目如电搜寻,林间有野狸身影倏忽,田埂上农夫的锄头也可能瞬间成为催命符。
这片看似平和的田园,于他而言,绝非桃源,实乃步步惊心的樊笼。
欲破樊笼,需寻生路。
玄珏的目光,渐渐投向身后那座巍巍青嶂。
云雾深处,是转机?还是更大的凶险?
白日匿踪,夜深则悄然游弋于山林边缘。
蛇信捕捉着更复杂的气息:腐烂根茎的土腥气、菌类伞盖下散发的微妙毒素、某些浆果酸甜的诱惑……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凝聚的草木精气。
本能驱使,他尝试着吞吐夜露月华,模仿着记忆中关于“修炼”的模糊概念,收效甚微,腹中的饥饿却如影随形。
一日,他循着那缕相对精纯些的草木气,蜿蜒至一处背阴的岩隙。几株薯蓣藤蔓纠缠,叶片肥厚,根茎深埋土中。
玄珏以头撞击岩土,鳞片磨损,土石松动。
正费力间,忽觉周遭气息一凝!
“咄!何方小妖,窃我山中药苗?”
声音沉闷,似从地底传来。
岩隙旁,一株虬结老松的根部,土石微隆,显出一个矮墩墩的身影。
非人非兽,泥塑般的躯干顶着颗硕大如斗的头颅,眉眼模糊,唯有一双石珠般的眼,透着审视与不耐。
正是此片山林的微末地只——老石公。
玄珏悚然,昂首戒备,蛇信急吐,嘶嘶作响。
老石公捶了捶泥石腰背,发出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