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又不是多大的事!”
向山柚觉得这么点事,她店里营业存款,完全可以支撑起一个小厂子。
她又不一开始就整大的,购买十几台缝纫机,花不了多少钱,生产出来的货,她自己也能吃得下。
向山柚做事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反正现在永州那边有沈开隽,码头有赵兴武和田大哥照管,她完全可以腾出手来。
方明明很快就打听清楚工业园的事:“头两年不要租金,税收有10%的减免,第三年开始收租金,不过也不多,一年五千块。五年不变!”
两千块!
五百平的厂房,一年两千块,还五年不变,这优惠政策给的不要太好!
“这么好的条件,必然有硬性绑定要求吧?”
天下没白吃的午餐,魏援朝是个精打细算的,不可能给好处,不提要求。
方明明点头:“一百平解决4个就业岗位,这20个人里头包含强制解决三个贫困人员和两个残疾人员!”
向山柚一想就明白了,魏援朝发展西凤的同时,还要带动民生经济,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解决岗位这事容易,但这里头,有些人思想只怕有问题,你去找负责人,让他给咱们安排一个做思想工作的老师。
周一周六各上一节课,提高员工素质,老师的工资,由我们厂子负责!"
向春梅不解:“咱开厂子就开厂子,为啥还要给人做学习培训扫盲?”
向山柚心头有顾虑,其他员工,可以自己从各方面筛选,但唯独强制安排的这五个人没得挑。
有时候穷,不单单只是因为家里条件不好,而是思想有很大问题。
花点钱让政府部门的人盯着,回头有人搞事,也有个说头。
向山柚紧锣密鼓忙活着开厂子的事,自然无心关注周家姐妹的事,反正看对面门没打开,就知道,这事儿被上面当典型了。
“靓女!”向山柚从西江工业园区回去路上,被几个小混混给拦住了:
“这天不早了,路上不安全,不如哥几个送你回家啊!”
西工业园区位置偏远,以前就是一片荒地,离城区约莫有五六公里路,要不然魏援朝也不会给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投资过去。
向山柚四处打量了一下,除了晃动的芦苇,附近一片荒芜,不见半个人影。
此时建筑工人要么在园区里,要么已经回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