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山走后,王梅为了能够专心种地,白天她会将刘秀阳送到村里的托儿所,让她在那里度过一天。等到晚上王梅下地劳作结束后,才会去托儿所把刘秀阳接回家。
时间来到了 1992 年 3 月,这是刘银宝在城里打工后的第一次回家。当他踏进家门的那一刻,立刻就抱起了自己的闺女刘秀阳,满脸笑容地逗弄着她。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王梅迫不及待地问道:“怎么样,在那厂里干活还好吧?”
刘银宝高兴地回答道:“还不错,一个月能挣十块钱呢,挺好的。”
王梅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兴奋地说:“一天十块钱,那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就有三百了呀,这么好!”
刘银宝点点头,笑着说:“那当然,咱们俩在家务农,一个月拼死拼活也就只能挣六七十块钱。我在工厂上班,一个月能有三百块,这打工可比务农划算多啦!”
王梅听了这话,心里虽然高兴,但还是有些不踏实,于是她接着问道:“你在厂里到底是干什么工作的呀,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呢?”
刘银宝神秘一笑,说道:“我在厂里是做技术工,咱村里没几个人懂这技术,所以工资高些。”
“就是工作有点累,不过能多挣钱,累点也值,这就是为什么村长让我去的原因。”
“那个赵福贵和村里其他人一样,不懂这技术去了也白去,哈哈!”
王梅听后,既为丈夫能有这样的收入高兴,又有些心疼他。她关切地说:“你可得注意身体,别累坏了。”
刘银宝拍了拍胸脯,“放心吧,我身体好着呢。而且在城里见识也多了,厂里还有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这时,一直在旁边听着的刘秀阳奶声奶气地说:“爸爸,城里是不是可好玩了?”
刘银宝笑着摸摸她的头,“是啊,城里有好多好玩的,等以后爸爸挣了更多的钱,带咱们阳阳去城里玩。”
一家人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刘银宝放下碗筷,起身出去查看,原来是村里几个年轻人听说他在城里打工挣钱多,想打听打听情况,也想去城里试试。
刘银宝热情地给他们介绍起来,王梅看着这场景,心里想着,也许这是改变一家人命运的开始。
在家待了半个月左右刘银山再次踏上去城里打工的路。
日子就这样平淡又充满希望地过着。然而,一天王梅突然接到从城里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说刘银山在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