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理论物理导论I”课堂上那场石破天惊的解答之后,秦风的名字,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在物理系新生中传扬开来。
“学神”、“妖孽”、“人形自走挂”、“颜王立认证的男人”……各种或敬畏、或戏谑、或羡慕嫉妒恨的标签,纷纷贴在了他的身上。
对此,秦风依旧保持着他那标志性的淡定。毕竟,对于一个立志要给太阳戴腰带的男人来说,这点小场面,不过是毛毛雨啦。
转眼间,便到了物理系新生的第一堂实验课——基础物理实验(一)。
与理论课上那种纯粹的智力风暴不同,实验课,更考验一个人的动手能力、细心程度以及对误差的控制。对于很多擅长纸上谈兵的“理论型学霸”来说,实验课简直就是噩梦。
燕京大学物理系的实验楼,是一栋充斥着各种精密仪器和淡淡化学试剂味道的现代化建筑。与高中时那些相对简陋的实验器材相比,这里的设备,无论是精度还是复杂度,都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今天的实验内容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精密测量光的波长”。
一个听起来似乎在高中就接触过的经典实验,但在大学的实验手册上,其要求之严苛,步骤之繁琐,数据处理之复杂,足以让任何一个掉以轻心的新生喝上一壶。
负责这门实验课的,是一位年轻的讲师,姓周,名扒皮——哦不,是周培远。约莫三十出头,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穿着洁白的实验服,看起来文质彬彬,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严谨和……一丝丝年轻学者特有的“吹毛求疵”。
“各位同学,欢迎来到基础物理实验的第一课。”周培远讲师推了推眼镜,声音清朗,目光扫过台下略显兴奋又带着些许紧张的新生们,“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再精妙的理论,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所以,我希望各位能以最严谨、最认真的态度,对待接下来的每一次实验。”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了几分:“今天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虽然原理简单,但对操作精度要求极高。光源的准直、双缝的调节、干涉条纹的观测与测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细微的偏差,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谬以千里。我希望大家严格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步骤进行,注意安全,爱护仪器。如果谁把这几万块一台的氦氖激光器给我弄坏了,哼哼,学分事小,赔偿事大!”
台下的新生们闻言,纷纷缩了缩脖子,脸上的轻松表情收敛了不少。
“几万块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