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瞳孔也只是在最初的刹那微微收缩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古井无波。
在其他同学眼中如同鬼画符般的符号和概念,在他看来,却并非完全无法理解。
“有点意思。”秦风的唇角微微上扬。
几乎在颜柯利教授写下题目的瞬间,他脑海中沉寂的【学神黑科技系统】便悄然激活。
“叮!检测到高难度学术挑战,符合系统激活条件。”
“叮!【学神光环】已自动开启,宿主思维清晰度提升200%,逻辑分析能力提升300%,知识库关联速度提升500%!”
“叮!正在扫描题目信息……信息扫描完毕!”
“叮!正在解析题目核心要素……核心要素: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负能量密度场、修正薛定谔方程、系统稳定性、类事件视界、类霍金辐射探测……”
一连串只有秦风能听见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响起,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开始运转。
他并没有指望系统直接给出答案——那不符合系统的“培养学神”的宗旨,也剥夺了思考的乐趣。系统所做的,是为他提供一个极致优化的思考环境,将他大脑的运算能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刹那间,秦风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黑板上那些扭曲的符号和陌生的名词,在他眼中迅速被分解、重构、关联。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与负能量密度场的相互作用……”秦风的目光在黑板上缓缓移动,脑海中相关的知识点如同潮水般涌现。
“嗯,这道题的核心,在于将凝聚态物理中的BEC现象,与广义相对论中一些比较前沿的概念,如负能量密度和类事件视界,以及量子场论在弯曲时空背景下的效应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第一问,推导该系统的修正薛定谔方程。”秦风的思维如同庖丁解牛,迅速找到了切入点。“关键在于如何构建系统的哈密顿量。标准的薛定谔方程描述的是常规量子系统,这里引入了负能量密度场,必然会对系统的能量和演化产生影响。需要在原有BEC哈密顿量的基础上,加入描述BEC与负能量密度场相互作用的项。这个相互作用项的具体形式,需要根据负能量密度场的性质来确定。或许可以从拉格朗日密度出发,通过正则量子化得到哈密顿量。”
他的大脑飞速运转,一个个可能的数学模型在脑海中闪现、筛选。系统提供的知识库关联功能,让他能够迅速调取并整合来自不同物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