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秦风的报道,铺天盖地,席卷了每一个信息传播的角落。
标题一个比一个惊悚,内容一个比一个夸张,仿佛不把秦风吹捧成“三头六臂、脚踩风火轮、一口气能背诵整部大英百科全书外加手搓核聚变反应堆”的“三界第一学神”,就不足以彰显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新闻敏感度”。
随着媒体的深入挖掘(以及某些“内部人士”的“不慎泄露”),秦风那份“神之答卷”的更多细节,开始逐渐浮出水面,并以一种摧枯拉朽之势,冲击着全国人民那本就摇摇欲坠的三观。
首先是那篇被誉为“高考作文标杆之作”的《星辰为引,跬步不休》。 当这篇作文的全文,被某家“神通广大”的媒体率先披露出来后,整个华夏文坛都为之失声! 无数语文老师、文学爱好者、乃至专业的作家和评论家,在拜读完这篇气势恢宏、立意高远、旁征博引、文采斐然的“神作”后,都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与……深深的自我怀疑。 “这……这真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高中生写出来的文章?其思想之深邃,其格局之宏大,其学养之厚重,其文笔之老练……老夫执教语文四十年,自问也写不出如此惊才绝艳的文字啊!”一位白发苍苍的特级语文教师,在灯下反复品读秦风的作文,良久,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眼中既有惊艳,又有……一丝落寞。 “星辰为引,指引方向,赋予激情;跬步不休,夯实根基,提供力量!将个人理想融入家国情怀,将民族复兴置于时代浪潮!好!写得太好了!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一篇优秀的应试作文,它更像是一篇充满哲思的青年宣言,一篇足以启迪一代人的时代强音!”某着名文学评论家,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毫不吝啬地给出了“现象级神作,百年难遇”的超高评价。 一时间,学习《星辰为引,跬步不休》,分析其“写作技巧与思想内涵”,成为了全国语文老师和学生们的“必修课”。各种版本的“秦风作文深度解读”、“秦风作文素材积累秘籍”、“跟着秦风学写作”之类的教辅材料和网络课程,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销量火爆到令人发指。
紧接着,是那个“足以改写数学教材”的全新解法。 虽然具体的解题过程因为涉及到“学术机密”和“教学改革方向”而被严格保密,但从省数学教研室和几位参与研讨的数学专家口中流出的一些“只言片语”,也足以让全国的数学老师和理科生们感到不明觉厉,顶礼膜拜! “听说了吗?秦风那小子,高考数学最后那道压轴题,他用的解法,跟标准答案完全不一样!而且……据说比标准答案简洁了十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