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刘老将军为帅,统兵三万,吏部侍郎陈明为监军,即日开拔。再从兴王府、战王府、开王府中各选一王族子弟随军历练,为国分忧!”
这旨意像块巨石投入死水。
汪知界留任已是意外,皇帝竟直接点名要几名藩王子弟随军,用意深长。
丞相李广安眼皮微跳,上前一步,躬身试探:“陛下圣明。只是……开达城乃新复之地,汪将军军务繁重,再兼民政,恐分身乏术。是否……”
“丞相是觉得朕识人不明?”皇帝的声音陡然转冷,目光如刀锋般刺向李广安,带着不容置喙的威压,“汪知界在开达城民变中处置得当,保境安民,朕信得过他!此事,不必再议!”
李广安被这皇帝的威压噎得一滞,脸上火辣辣的,剩下的话全卡在喉咙里。
没办法,他只能深深低下头:“臣……遵旨。”连百官之首都低头了,再无人敢有半句异议。
“退朝!”皇帝拂袖起身。
百官鱼贯而出,心思各异。
刚出承天殿大门,一名风鸣卫便无声地拦在了老开王面前,躬身道:“老王爷留步,上位请您御书房叙话。”
老开王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微微颔首,在百官和王世子梁启明错愕的目光中,随那风鸣卫折返深宫。
御书房内,熏香袅袅,驱散了朝堂的戾气。
皇帝已换了常服,见老开王进来,竟亲自起身相迎,语气是罕见的温和:“皇叔来了,快坐。”他扶着老开王的手臂,引到一旁暖榻上。
“老臣惶恐。”老开王依礼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依族谱,您是朕的皇叔,血脉至亲,不必拘礼。”皇帝叹了口气,脸上露出几分真切(或许是)的疲惫,“皇叔啊,今日朝堂您也见了。这朝政,千头万绪,积弊如山,朕是焦头烂额。皇子们尚在冲龄,长公主又不理政事……朕是真想找几个能分忧的臂膀,奈何……”他摇摇头,目光似无意地落在老开王脸上。
老开王心中警铃大作,马上便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面上却只作老迈迟钝状,捻着稀疏的胡须:“陛下乃真龙天子,自有上天庇佑。老臣年迈昏聩,早已不堪驱使,实在……实在无法为陛下分忧了。”
“皇叔过谦了。”皇帝笑了笑,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您府上的卿尘,朕瞧着倒是个沉稳有担当的。而且以前还加入过碎渊盟暗中保护我们中梁的神秘组织,他们看上的人绝对不会差,年轻人,该多历练。此次北征,朕看,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