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罩,却被国家队首席医疗大师王卫国拍开:"别乱动!这是3D扫描你面部数据后,连夜从上海空运来的特制护具。采用航天级碳纤维材料,抗冲击力比常规护具提升40%,重量却只有钛合金的三分之一。"
一旁的主教练张军翻开检测报告补充道:"昨晚比赛刚结束,我们就联系了国内科研团队。他们调用C919客机零部件生产线,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成型,再经纳米涂层处理——从建模到成品,只用了12小时。"他指着面罩内侧的中国航天标志,"这可是中国制造的速度。"
李阳对着墙壁来了记凌空抽射,护具在剧烈晃动中纹丝不动。当他转身时,发现整个国奥队都挤在医务室门口。纪风走上前轻轻敲击护具表面,发出清脆的金属回响:"这下法国队前锋该头疼了,他们面对的不仅是铁卫,还是个'钢铁侠'。"
艾瑞克凑到王卫国身边,用法语夹杂着中文提问:"这种动态贴合技术,能根据肌肉运动微调防护角度吗?"得到肯定答复后,他眼中闪过惊喜:"我在巴黎圣日耳曼时,队医还在用传统模具,你们的技术已经实现智能适配了!"
此时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实验室里,总工程师周明正盯着大屏幕上的3D建模数据。二十台工业级3D打印机仍在轰鸣运转,为后续可能的伤员储备防护装备。"这是我们首次将航空材料民用化,"他对着镜头展示护具剖面,"蜂窝状结构能分散90%以上的冲击力,堪比F1赛车的防滚架。"
在东京体育馆,结束乒乓球赛事的樊振东恰好看到电视里关于李阳护具的报道。他拨通了纪风的视频电话:"那个碳纤维面罩太酷了!我们乒乓球队训练时也经常磕伤,能不能让你们的医疗团队帮忙设计护腕?"镜头里,李阳突然抢过手机:"小胖!等我戴着这玩意儿踢爆法国队,咱们再聊跨界合作!"
夜幕降临,中国国奥队战术室的气氛却愈发炽热。投影仪将法国队球员的动作分解成每秒240帧的画面,张军指着姆巴佩的冲刺片段:"他们的进攻三叉戟平均时速超35公里,但李阳戴上护具后,防守面积能扩大20%。"他在战术板上画出新的防守区域,"利用护具的防护优势,我们可以更激进地实施高位逼抢。"
纪风盯着屏幕上法国队中场传球路线,突然想起樊振东在乒乓球赛场上的节奏变化:"教练,我们能不能像乒乓球发球抢攻那样,在对方中场接球瞬间发动逼抢?他们衔接时的三秒空当,足够完成两次传递。"他的提议让整个教练组眼前一亮,战术板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