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前行。纪风转身向镜头挥手的画面定格时,屏幕下方弹出红色字幕:"这一次,我们为荣耀而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评论区瞬间被点燃。网友"绿茵守望者"留言:"看林宇轩整理战术背包的样子,中国足球未来可期!";"跳水迷妹1998"激动写道:"全妹和陈芋汐戴熊猫口罩的样子太萌了,坐等金牌!";更有海外华人转发并评论:"在东京看到熟悉的'CHN'标志,眼泪差点掉下来,中国队加油!"
与此同时,央视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深度报道,图文并茂地展示了运动员们的备战细节:国奥队特制的战术板、乒乓球团队的个性化口罩设计、赛艇队标注着东京湾潮汐数据的笔记本。文末,一段谌利军接受采访的原声录音引发共鸣:"每一块金牌,都是给祖国最好的礼物。"
晨光微露时,这条报道的阅读量突破千万。在社交媒体的热度榜单上,#中国奥运军团出征#的话题迅速攀升至榜首,那些在候机大厅、登机舷梯上被镜头记录的瞬间,化作千万网友心中的期待,随着首班奥运专机,一同飞向东京的朝阳。
机舱内的夜灯调至最暗,舷窗外的云层化作流动的银纱。林宇轩的Switch还亮着微弱蓝光,他和艾瑞克正用耳机分享《马力欧赛车》的激战,碰撞声与笑声透过口罩闷响成模糊的节奏。纪风将座椅向后调了两格,保温杯里的武夷茶早已凉透,却仍萦绕着淡淡的焙火香。
不知何时,困意如潮水漫上来。纪风的头渐渐歪向舷窗,玻璃的凉意隔着防护罩传来。朦胧间,他仿佛回到了南岛的旧球场——红土跑道上蒸腾着暑气,七岁的自己正追着爷爷踢破的塑料瓶奔跑。画面突然切换,巴塞罗那的诺坎普球场穹顶笼罩下来,16岁的他站在替补席边缘,看台上的欢呼声震得耳膜生疼。
"纪!注意肋部空当!"陈辉教练的怒吼穿透梦境。绿茵场在脚下延展成金色河流,他低头看见自己穿着绣着"CHN 2020"的战靴,护腕上的红绳与林宇轩、艾瑞克的交织成网。突然,看台上所有观众都戴上了同款祥云纹口罩,无数面五星红旗翻涌如浪,化作铺天盖地的"中国"二字。
"小心!"艾瑞克的声音从虚空中传来。纪风猛然转身,却见青年们组成的铜墙铁壁横亘眼前——正是那几位。老者摘下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化作千万道光束,照亮球场每个角落;中年人西装下的勋章发出刺目金光,幻化成足球在空中划出弧线;沉默的黑衣青年甩出袖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