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在攻占信阳府的那一刻北洋的参谋部就收到了来自信阳的电报,袁项城知道国防军开始北上执行迂回策略了。
然后此刻的北洋军才刚刚渡过涡水,距离淮海府还有一定的距离。
可惜的是洋人那边给的压力太大了,导致北洋根本不敢毁坏信阳到汴梁的铁路线,要不然北洋还是可以再赢得一定时间的。
毕竟铁路的贷款还没有还完,而这条铁路又是华夏北部的大动脉,洋大人直接以北洋还在海上的军火为威胁,扬言但凡袁某人敢动铁路一颗铁钉,北洋的军火就别想靠岸。
毕竟林克勤当时都承诺修建铁路的贷款,委员会在取得铁路控制权后可以接着偿还,那北洋和国防军打得再火热也不能打铁路的主意。
火车到达汴梁府后就开始卸载装备和人马,这里距离第十师前线还有三百多公里,按照北洋参谋部的估计。
国防军第一军哪怕强行军也需要至少十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北洋第一军后方,所以袁项城给段芝泉的命令很简单。
如果五天之内还是无法突破面前的防线,就迅速脱离战场,沿东北方向撤退进入山东境内重新构筑防线。
这样北洋的主力哪怕没有完成预定的战略目标,也可以从容撤回淮河以北,只要有人马在,他洋人就得养着他袁项城。
而且朱典大使都承诺了,英吉利和高卢那边都预计战争最多也就是两年,两年后他袁项城又是一条好汉。
到时候会有大批的军火运来,同时,英吉利的远东舰队也将从本土抽调回远东,在长江给予国防军压力,逼迫林克勤议和。
同时,沿途顺路也可以掩护一下位于淮海府的第四镇的部队,这样南边只有金陵的第五镇和洪都的第八镇回不来了。
根据消息,第八镇基本上确保被国防军第二军给缠住了,第五镇收到命令五天后择机向上海道撤退,看看能不能依靠海路撤回来一部分。
这样一来,也就最多三个镇被国防军消灭,北洋三分之二的兵力就还在,到时候收缩防线后,北洋的兵力也就不那么捉襟见肘了。
反而国防军在占据这么大的土地,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来消化和扩军,那么至少一年半载新的大战不会打起来。
到时候洋人看到北洋的主力在,那就还是会继续给北洋输血,虽然说两淮的盐业收入丢了袁项城很心疼,但是总比部队丢了强啊。
现在英吉利人也是开始下本钱了,据说最新的一批军火是用东瀛欠英吉利人和高卢人的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