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防军前沿阵地布置的十八挺重机枪交织而形成的火力网,形成了一片片密集的弹幕,洒向北洋正在冲锋的步兵。
此次负责进攻的正是第一镇的老兵,在察觉到前方的密集火力后,正在缓缓冲锋的队形顿时一顿,所有人改站姿为卧姿,寻找掩体进行对射。
北洋的火炮也开始对国防军前沿阵地的重机枪阵地进行射击,北洋步兵后方的重机枪阵地也开始试图压制国防军的碉堡群。
北洋的炮弹打在碉堡上有时候并不会对碉堡造成多大的伤害,但是炮弹爆炸后的那一缕毒烟有时会造成二次伤害。
好在国防军的碉堡内都装备着防毒面具,这些许毒烟根本造不成什么巨大伤害。
只是北洋军的重机枪子弹有时会射进碉堡内,造成一定的伤亡,主射手如果不能操作枪械,副射手立马顶上,确保火力的持续性。
而在前线碉堡内的三十七毫米速射炮则是寻找北洋的重机枪阵地,然后依靠点射一点点打掉北洋的重机枪。
看着重机枪阵地伤亡有些大,北洋也不得不将固定重机枪阵地改为移动重机枪阵地,打一会便换一个地方,这样火力持续性就大大减弱了。
双方战斗的焦点就在于河上的桥梁和河岸的渡口,北洋的工兵也跟在步兵后面,试图通过架设浮桥拓展进攻面。
北洋步兵进攻的时候,国防军的炮兵可就不能闲着了,迫击炮的高射速在这一刻得到了体现。
每门炮每分钟十发炮弹打向北洋正在冲锋的步兵线,要知道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也是一百二十毫米,一颗炮弹下去就是一个坑。
阵地后方升起的热气球向着地面汇报北洋军最新的高价值目标,炮兵也不断根据前方的情况反馈调整参数。
一个个弹药箱被打开,弹药手在不停地给炮弹安装引信,发烫的弹壳已经在一旁堆成了一座小“金山”。
重机枪形成的弹幕无情地收割着战场上的生命,北洋也依靠炮击后的弹坑形成一个个小阵地,对着国防军这边射击。
该说不说,北洋老兵的枪法属实是准,子弹咬人,命中率还是非常高的,在阵地上还击的国防军步兵不少被子弹击中。
后方的预备队不断通过交通壕输送到一线,轻重机枪交织的火力网让北洋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战场之上炮火纷飞,北洋直接将炮弹砸向了前沿阵地,双方不停地交火,北洋军一个营打没了迅速投入第二个营,确保攻击强度不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