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显得异常脆弱。
其次,城墙根本无法构筑完备而有层次立体防御体系,反而会成为束缚大兵团的枷锁。
如果第八镇继续死守洪都城,那么只会被国防军的重炮给消灭在洪都府呢。
所以徐树森将第八镇主力调出洪都城外,沿赣江布置防御阵地,依托地利构筑防御体系。
依托樟树、高安,牛行车站等据点进驻重兵,设置了三道防御线,依托江河守江而战。
第十六步兵协前出至樟树与高安一线,在高安设置步兵协指挥部,构成防御国防军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十一步兵标驻守高安,第三十二步兵标驻守樟树。
第十五步兵协构筑洪都城内外两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为洪都城外防线,由第十五协第三十步兵标驻守城外的牛行车站一线。
要攻击洪都城,就必须拿下城外的牛行车站,要不然无法切断洪都城与外界的联系,洪都城内的北洋军就可以所以撤离。
所以牛行车站是兵家必争之地,徐树森直接在这里放置了一个步兵标。
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和镇司令部及直属部队驻守洪都城,守住最后的据点。
同时,徐树森直接从皖西省各地征调了八个巡防营,合计八千余名兵士集结于洪都一线。
当然不是指望这些三流部队都不算的巡防营承担作战任务,毕竟他们的战力还不如北洋的辎重兵高呢。
召集他们来的目的就是充当辅助兵,也就是辎重兵,负责运送粮食和弹药给前线,还有就是负责协助前线的北洋军修筑防御工事。
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加速前线工事的修建速度,加快形成防御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北洋的辎重兵解放出来。
因为徐树森意识到此次很可能没有援军,为了保证有足够的兵力,只能将北洋的辎重队当成预备队使用了。
由此第八镇的洪都防御体系初见端倪,而第二军同样也在做着准备。
第二军的作战方案和徐树森料想的差不多,就是沿着赣江北上。
因为此次要进攻大城市,还有可能进入后续的大会战,所以第二军此次是直接将所有重装备都带来了。
很多辎重都要依靠小火轮沿赣江运输,第二军的直属重炮团也在牵引卡车的牵引下往前线驶去。
最为忙碌的还要是此次的工兵部队了,第二军直属的工兵部队正在南海市新成立的机械厂下订单。
大量的搭建浮桥的装备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