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列强们只是需要一个搅屎棍,让华夏大地一直持续在战争与对抗之中,没有办法专心搞生产,没有办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样等到欧洲战争结束以后,卷土重来后的列强又可以搞军阀平衡那一套,让华夏始终大而不强,成为列强的输血地,源源不断为欧洲输送工业原料和成为低级产品的倾销市场。
要是袁项城只想着保全自身,而不顾绅士老爷的宏图大略,那么欧洲的绅士们就要在北洋之中寻找一个更为听话的代理人了。
所以说看似是两条路,其实只有一条路,那就是乖乖和国防军在淮海打一仗,打输了至少还有理由,我为绅士老爷们奋斗过了。
打不打得过是能力问题,打不打可就是态度问题了,后者可是涉及到立场的,容不得丝毫马虎。
至于第三镇,袁项城是不会让自己的亲军离开京城的,毕竟现在京城内想让袁项城死的人都能从紫禁城排到保定府了,被人偷了后院那可不是什么很好的体验。
那么这样一来,总参谋部对于淮海战争的预计是北洋军会投入三到五个镇,总兵力在四万人到七万人之间。
而国防军将会投入两个军,总兵力在十万人左右,这样战略决战的优势无论是在兵力上,还是在火力上都已经形成。
具体作战思路为第四军从湖北省前出至淮海府,对于驻守在淮海府的北洋第四镇发起攻击,吸引第一镇和第五镇驰援,而后就地转为防御。
在淮海府附近构筑阵地,等待其他北洋部队的到来,消耗北洋军的有生力量。
北洋军不打也得打,一个步兵军深入到你腹地之中,如果没有三个镇以上的兵力来困住,那么很有可能被反杀。
时机成熟以后,第一军杀入淮海战场,与第四军里应外合,一口气将淮海之敌吃掉。
第四军会像一个吸铁石一样,牢牢固定在淮海府,吸引周围的部队前来驰援,然后一口气在淮海与北洋进行一次战略决战。
此外,第五军作为新成立的部队,此次主要承担国防军防区内警备任务。
第五军主力也会被调入湖北省,作为战略预备部队,这也是为了防止北洋狗急跳墙,孤注一掷投入所有兵力攻国防军的一个进攻方向。
有了第五军这个生力军,那么任何一个方向遭遇孤注一掷的猛攻,第五军就可以介入战场,这样每个方向就相当于至少存在两个军的部队,进可攻,退可守。
三个方向的进攻,西北方向至少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