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道的。
人家留在这就是因为心中有一股情怀,要是情怀用尽了呢?我们不能老是依靠情怀留住这些人才啊,要拿出我们的诚意和真金白银啊。”
廖冠华也是赞同道。
“委员长说得很有道理,我们也觉得把这些人才就因为他们不是高级军官只能在部队服役几年就退伍太可惜了。
我们搞这个军士长制度,一方面可以将人才留下来,像张天亮,培养的徒子徒孙都有数百人了,可以说为国防军的汽车使用与修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另一方面,军士长按照技能等级分级定薪,也可以解决这些老兵的后顾之忧。
毕竟基本都有老婆孩子了,一大家子要养活呢,人家在外面一年能挣几百两白银,凭啥跟着你在这里为了着几十两白银一直耗着呢。”
林克勤接着说道:“咱们要把配套政策也要定好,比如说大家伙最关心的薪资问题啊。
那一年兵和五年兵拿一样的工资那能行吗?那整天打仗的部队能和在二线承担警戒和维稳部队拿一样的工资吗?
还有艰苦的边防哨所等等,所以咱们要设计一套复合的指标体系。
要综合考虑兵龄、军衔和所从事岗位等性质,不要怕麻烦,要让底下的人感受到公平。”
徐虎则是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下了林克勤所补充的要点。
“委员长请放心,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指示,将这些要点融入到授衔方案中,系统而又全面的看待问题。
下次我们再来递上一份更全面的报告。”
林克勤最后问道:“军队的思想工作怎么样?”
徐虎说道:“没什么大的问题,克武同志也一直和各级政委在做工作,大家对于此次授衔工作还是支持的。
一些有误解的同志我和冠华也都亲自去做了这部分的工作,大家现在都有了正确的认知。”
最终经过三个月的筹备工作,授衔仪式在九月一日如期举行。
林克勤亲自到场,为徐虎、廖冠华等将军授予军衔,同时,也从校官、尉官、士官和军士长中抽取了一些代表一同在武昌参与了授衔仪式。
被授予军衔的将军和各级代表们都喜气洋洋地,毕竟这军衔戴上以后整个人都显得不一样了。
林克勤在授衔大会上发言。
“同志们,我们举行此次授衔大会,意味着我们国防军在军事现代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要记入国防军军史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