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新的看法,大家也未必会相信。
林守东也点头,他也是因为女孩也被害而作出的判断。
侵财没必要做得这么绝。
“可是,连女孩都不放过,这不像是一般的仇,当时通过各种推理,并且找到了行长的三大仇人,但经过综合分析之后,全都否定了。”
雷勇道:“关于这些,我们专案组的人早就反复讨论过了,所谓的三大仇人,一则作案动机太弱,二则没有作案时间,
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指纹与现场唯一的那枚模糊血指纹都对不上,所以才会否定,我们不需要在几个仇家那里浪费时间了。”
陆源道:“对,专家的意见是对的,我也认为,这三大仇人不值得怀疑。那么,我们现在必须找到新的目标,仇人,不一定非得是行长和行长爱人的仇人,
换个思路,假如是行长母亲或者女儿的仇人呢,行长母亲有没有跟人口角,女儿有没有跟同学结仇?然后矛盾激化,酿成悲剧?”
雷勇道:“但是,行长母亲李月英是退休干部,性格柔和,喜欢独处,女儿余佳淳性格开朗,跟同学相处也很融洽,都不太可能出现你所说的情况。”
陆源道:“一般来说是这样,但是我们这个案件,显然不能再用一般的情况来理解,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情况——”
陆源放出了死者余佳淳的现场图片。
惨不忍睹的现场图片。
“死者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女生,但被凶手杀了八刀,比较一下,行长余金国是六刀,行长爱人张兰是三刀,母亲李月英是两刀,这说明了什么?”
“这得看情况吧,又不是说规定了杀一个人要用多少刀,而且就多了两刀,能说明什么吗?硬要解释的话,那就是余佳淳是最后杀的,凶手力气用完了,所以多用了两刀?”有刑警道。
“不是这样的,大家没注意到吗,同样是女性,余母李月英和张兰都只中了两三刀,而余佳淳杀了八刀,这个就很说明问题,为什么对年龄更小的女孩,下手却更残忍?”
林守东道:“很可能是因为李月英和张兰可能未必认识凶手,而余佳淳却认识,所以李月英和张兰死不死没那么重要,但余佳淳必须死。”
“对,所以,我认为,要调整一下思路,从余佳淳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突破口。”
雷勇道:“这余佳淳当时只是一个小学六年级学生,人际关系非常简单的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