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奢望明昭能拿出解决“东风-7”机翼的完整方案,那太不切实际了。
他只希望能从这位化不可能为可能的大佬这里,得到一点点启示,一点点方向!
哪怕只是一句“用XX材料试试”或者“XX结构可以简化”!
霍华站在一旁,看着首长近乎失态的样子,再看看石桌上那复杂到令人眼晕的战斗机图纸,心情复杂。
他知道“东风-7”项目对国家意味着什么,也深知其中的困难。
但他更清楚,让明昭去解决一个她完全不感兴趣的“大问题”,难度有多大。
明昭的目光终于从手中的小零件移开,落在了铺开的机翼图纸上。
她没有立刻去看那些复杂的线条和数据,反而先拿起了旁边那份写满失败记录的汇报。
她看得很快,手指在那些标注着“材料断裂”、“疲劳寿命不足”、“颤振临界点过低”、“加工变形超标”等字样的地方快速划过。清澈的眼眸里,数据流无声地奔腾、分析、比对。
几分钟的沉默,对张明远来说却像几个世纪那么漫长。
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明昭的脸,试图从她毫无表情的脸上捕捉到一丝信息。
终于,明昭放下了那份报告。
张明远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明昭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张明远,没有犹豫,没有为难,甚至没有一丝波澜,仿佛只是回答一个“晚饭吃什么”的问题。
她用她那标志性的、清晰无比、直言不讳的语调,抛出了一句话:
“错误。很基础。”
张明远:“……??”错误?基础?什么意思?他一时没反应过来。
明昭似乎觉得他没理解,伸出纤细的手指,精准地点在机翼设计图上一个连接处的结构上,又指向报告里反复提及的颤振问题源头数据。
“这里。材料屈服强度计算错误。低估了23.7%。”她的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这里。结构共振频率匹配错误。高了15.3%。”
“这里。气动载荷分布模型,过时。偏差均值,18.6%。”
其实不是专家们算错了,而是双方用的公式不一样,明昭的理论知识来自于星际联盟,是经历无数时间的成长去推算的,所以她计算出来的值比现在的科研人员们计算的,要更加精准许多!
科研人员的计算去实施只要再稍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