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背着个鼓鼓囊囊的背包,里面装着几十封没寄出的信。这些信有的写在烟盒背面,有的写在报纸边角,有的甚至写在草纸上,字迹歪歪扭扭,却都叠得整整齐齐。
"这是给俺婆娘的,"他拿出一封写在烟盒上的信,纸都发黄了,"打台儿庄那会儿写的,刚写好就冲锋了,没来得及寄。"信上写着:"秀莲,俺今天杀了两个鬼子,枪打得准吧?你放心,俺一定活着回来,给你盖三间瓦房,再给娃买支钢笔......"后面的字被血渍晕开了,看不清写了啥。
"这封是给俺爹的,"陈春生又拿出一封,写在草纸上,边缘都磨破了,"俺爹是个老秀才,总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他送俺参军时说'保家卫国,才是最高品'。这封信写在他去世那天,俺听老乡说的,没敢写太伤心的话,怕他在天上惦记。"
最特别的是一封无字信,只有张白纸,上面用血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川"字。"这是给俺们排长的,"陈春生的声音低了些,"排长是成都人,没成家,说他的家就是四川。他牺牲前让俺给四川写封信,说'告诉家乡,俺没丢脸'。俺不会写字,就用俺的血画了个'川',他肯定认得。"
回到成都后,陈春生把这些信埋在了锦江边的一棵银杏树下。他说:"这些信,有的是念想,有的是遗憾,让它们陪着锦江水流吧,流到每个川军弟兄的家乡去。"每年秋天,银杏叶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金箔,陈春生就坐在树下,给路过的娃娃讲信里的故事,说"这些字里,都藏着四川人的骨头"。
3. 13.7万双草鞋的分量
据战后统计,八年抗战中,350万川军出川,阵亡26万,负伤35万,失踪3万,最后归来的只有13.7万。这个数字背后,是26万个永远留在异乡的灵魂,是35万个带着伤痕回家的躯体,是无数个破碎的家庭。
在成都的川军抗战纪念馆里,有面墙专门陈列着"归乡者名单"。泛黄的宣纸上,用毛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有的名字旁边画着"?",表示平安归来;有的画着"△",表示负伤;有的画着"×",表示牺牲。这些名字大多是三个字:张富贵、李有财、王长生......都是些最普通的四川名字,却在烽火里活出了最不普通的人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讲解员指着名单上的一个名字"赵大奎",说:"这位老兵回来时,少了条胳膊,却带回了全连弟兄的遗物。有个新兵的麦芽糖,还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