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被风雪困住。
丹巴县医院的老中医王大夫,年轻时曾跟着藏民上过雪线。他说自己亲眼见过成片的雪莲花,在雪地里像燃烧的火焰。"我们一行五个人,每个人只采了一朵,"他放下手里的药材,眼神变得悠远,"下山的时候,向导突然让我们停下,说听到了鹿叫声。果然,雪坡上有一群白鹿,最大的那只鹿角上,好像还挂着经幡。"
碉楼与经幡:凡人的守护之约
在墨尔多神山脚下,最醒目的不是雪峰,而是那些像竹笋一样拔地而起的碉楼。嘉绒人说,这些碉楼是照着墨尔多的佩刀样子建的,棱角必须对准雪山的方向,这样才能得到山神的庇护。
丹巴梭坡的碉楼群里,有一座八角碉楼最特别。它的八个角上都刻着神鹿的图案,每层楼的窗口都挂着五彩经幡,连垒墙的石头都比别处整齐。当地传说,这座碉楼是最早的嘉绒人为感谢墨尔多而建的,却建了三次都塌了。
第一次塌是因为石头没选好,用了河谷里的鹅卵石,风一吹就滚下来了;第二次塌是因为垒石时没念咒语,老人们说石头"不开心";第三次,建楼的头领梦见墨尔多骑着白神鹿对他说:"石头要带着心砌,泥土要掺着祝福。"
第二天,头领让男人们去山脚下捡带棱角的石头,说这样的石头"有骨气";让女人们把青稞酒、酥油和泥土混在一起,说这样的泥土"有灵性";垒石的时候,所有人都念着六字真言,连孩子都跟着哼。果然,碉楼顺利建成了,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经历过七次大地震,依然巍然屹立。
现在,这座碉楼成了"墨尔多文化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各种与神山有关的物件:有猎人捡到的白鹿毛,有采药人带回的雪莲标本,有百年前的唐卡(上面画着墨尔多调解众山之争的场景),还有一把锈迹斑斑的佩刀,说是墨尔多战神用过的。
守楼的呷西老人,是嘉绒土司的后代。他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爬上碉楼顶层,把新的经幡系在旗杆上。经幡必须是五种颜色:蓝色代表天空,白色代表云,红色代表火,绿色代表水,黄色代表土地。"墨尔多守护着这五种东西,我们就要让他知道,我们也在好好守护。"他系经幡的动作很慢,每系一个结,就念一句"嗡嘛呢叭咪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每年农历七月初十的转山节,是凡人对神山最隆重的回应。这一天,藏、汉、羌各族的人都会聚集到山脚下,组成长长的转山队伍。队伍里,嘉绒人穿着"三片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