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
首页

第178章 川西藏地的分支印记:巴蜀边缘的藏族源流

进行藏传佛教的仪式。画师用金粉勾勒的背景里,能看到贡嘎雪山和雅砻江,仿佛在告诉后人:西夏的信仰,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每年农历六月,木雅人会举行为期三天的“转山节”,队伍最前面的人要捧着一幅“西夏文经卷”的仿制品,虽然没人能完全看懂上面的文字,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告诉祖先:“我们还在,活得很好。”

木雅人的婚礼保留着“抢婚”的习俗,却带着温柔的仪式感。新郎要带着七个壮汉去迎亲,新娘的姐妹们会在门口用青稞酒“拦门”,每喝一杯酒,就要考一个关于西夏历史的问题,比如“公主带来了什么宝物?”“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答不上来就要罚唱木雅歌。新娘的嫁妆里,必须有一件“琵琶襟”长袍,这种衣襟像琵琶形状的衣服,是西夏王妃的服饰样式,母亲会在出嫁前夜,把自己的银镯子缝在袍子的夹层里,说:“带着它,就像带着家。”

如今在康定的“木雅文化博物馆”里,能看到西夏文的残片、木雅人的毡帽、仿造的绿度母唐卡。年轻的木雅姑娘“格桑曲珍”是博物馆的讲解员,她会用木雅语、藏语、汉语三种语言介绍展品,指着一幅西夏地图说:“我们的祖先走了很远的路才到这里,现在,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他们的故事。”博物馆外,她的弟弟在用直播设备展示木雅人的擀毡技艺,镜头里,彩色的毛线在老人手中变成毡子,弹幕上有人问:“这是哪里的手艺?”他笑着回答:“是我们木雅人,从很久很久以前带来的。”

鱼通藏族:大渡河畔的“水陆混血儿”

在川西泸定、康定的大渡河谷,鱼通藏族像大渡河的鹅卵石,被汉藏两种文化的水流打磨得温润而独特。他们住在吊脚楼里,吃着藏式酥油茶配四川泡菜,用藏语念经,却用四川话吵架——这种“水陆混血”的生活,藏着大渡河航运史上的千年故事。

“鱼通”意为“大渡河边的居民”,这个名字直白得像他们的性格。唐代吐蕃占领泸定后,在此设立“鱼通驿站”,负责用船运送粮食和兵器。驻守驿站的吐蕃士兵多来自西藏昌都,他们与沿岸的汉族船工、渔民通婚,渐渐形成了“鱼通人”。当地老人说,最早的鱼通人“船桨上刻着藏文,船帆上画着汉文”,连给孩子取名都有意思——男孩叫“扎西”“多吉”,女孩却叫“春花”“秀莲”,像两种语言在摇篮里的握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鱼通人的吊脚楼是建筑史上的“混血儿”。一半建在河岸的石崖上,用粗壮的木柱支撑,一半悬在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

相关小说

穿白月光,攻美强惨[快穿] 灵异 /
穿白月光,攻美强惨[快穿]
零二
1475120字07-19
小天师 灵异 /
小天师
婻书
小天师章节目录,提供小天师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3299018字07-22
穿成星际美食文炮灰 灵异 /
穿成星际美食文炮灰
花易语
穿成星际美食文炮灰章节目录,提供穿成星际美食文炮灰的最新更新章节列表。
206058字07-22
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 灵异 /
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
颜小糯
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章节目录,提供别人朝我扔泥巴躺下讹他三万八的最新更...
2498083字07-18
终不负,凌云志 灵异 /
终不负,凌云志
顾榕
七八小说免费提供作者(顾榕)的经典小说:《终不负,凌云志》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
742626字07-21
朕当外室那些年 灵异 /
朕当外室那些年
花日绯
809304字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