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从山脉的两侧奔腾而过,滋养着沿途的土地和生灵。岷江,作为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岷山山脉,流经四川盆地,为成都平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成都平原之所以成为“天府之国”,与岷江的灌溉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渡河则发源于青海省果洛山东南麓,流经邛崃山脉西侧,以其汹涌澎湃的水势和壮丽的峡谷风光而闻名于世。大渡河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如今已建成了多座水电站,为国家的能源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两条河流在邛崃山脉的分隔下,各自流淌,却又在下游地区交汇融合,共同塑造了四川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水文格局。
动植物的天然秘境
邛崃山脉的垂直高差达数千米,从山脚的亚热带气候到山顶的寒带气候,形成了完整的气候带谱,为不同物种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堪称一座天然的生物基因库。
这里是国宝大熊猫最核心的栖息地之一。在宝兴县的蜂桶寨、天全县的喇叭河等地,海拔2000-35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里,成片的冷箭竹、拐棍竹构成了大熊猫的“粮仓”。清晨或黄昏,这些黑白相间的生灵会从树洞或岩穴中走出,笨拙地攀爬在竹丛间,用锋利的爪子折断竹茎,坐在地上慢条斯理地咀嚼。它们的粪便像一节节未拆的竹筒,散落林间,成为科学家追踪其踪迹的线索。除了大熊猫,金丝猴也是这片山林的“精灵”——它们披着金黄色的长毛,群居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针叶林,身手敏捷地在树冠间跳跃,发出清亮的叫声,远远望去如同一簇簇流动的火焰。
扭角羚则是山脉中的“巨兽”,成年个体重达300公斤,头顶长着扭曲的犄角,常集群活动在高山草甸与森林交界地带。它们看似笨重,却能在陡峭的山坡上如履平地,啃食鲜嫩的草叶和灌木枝叶。小熊猫则以其蓬松的长尾和红褐色的皮毛惹人喜爱,它们白天躲在树洞里休息,夜晚出来觅食,最爱吃箭竹的嫩叶和野果,偶尔也会捕捉小鸟或昆虫改善伙食。
植物世界同样精彩纷呈。海拔2000米以下的区域,常绿阔叶林郁郁葱葱,香樟、楠木等高大乔木遮天蔽日,林下生长着杜鹃、山茶等灌木;2000-3000米之间,铁杉、云杉等针叶树逐渐占据主导,树干挺拔如剑,直指苍穹;3000米以上,高山杜鹃在初夏绽放,粉色、白色的花朵铺满山坡,与低矮的高山柳、金露梅构成独特的高山灌丛景观。而在冰川退缩后的裸地上,苔藓和地衣最先 colonize(定植),它们像一层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