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与周边原始森林仍有差距,却已是大地自我修复的开端。
地震带的特殊性更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在芦山县龙门乡,2013年地震后的重建房屋全部采用“轻型钢结构”,墙体填充加气混凝土砌块,既减轻重量又具备抗震韧性。乡村道路避开断裂带沿线的滑坡隐患点,设计成“S”形以降低坡度,路边的排水沟用本地石材砌筑,既符合地质安全要求,又与山野景观相融。当地还建立了“地质灾害监测员”制度,每个村配备1-2名监测员,定期巡查裂缝、滑坡体,用手机APP实时上传数据,让预警体系延伸到最基层。
在邛崃山脉的南端,天全县的“二郎山生态博物馆”里,一组对比照片引人深思:左侧是上世纪90年代伐木工人砍伐冷杉的场景,右侧是如今护林员巡山时与金丝猴相遇的画面。这种转变背后,是人类对自然态度的重塑——从征服到敬畏,从索取到共生。
当暮色为幺妹峰的雪峰镀上金边,当晨雾在大渡河谷缓缓升腾,邛崃山脉依然在时光中沉默伫立。它不需要人类的赞美,却以自身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地球的历史远长于人类文明,守护这片地质瑰宝,不仅是守护过往的记忆,更是守护未来的可能。
喜欢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在时光里聆听巴蜀回响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