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夏大地的西南部,横断山脉的最东缘,一条雄伟壮丽的山脉拔地而起,它便是邛崃山脉。它如同一道天然的脊梁,撑起了川西大地的骨架,既见证了地球亿万年的沧桑巨变,也滋养了一方独特的生灵与文明。
板块碰撞:地球深处的巨力交锋
邛崃山脉的诞生,始于一场跨越亿年的板块大碰撞。彼时的地球表层,各大板块如同散落在蓝色海洋中的拼图,在软流层的缓慢涌动下悄然漂移。大约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完成了南半球的漫长迁徙,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持续北进,最终与欧亚板块迎面相撞。这不是瞬间的冲击,而是一场持续至今的漫长角力,其能量之巨,足以重塑地球的容颜。
在板块接触的前沿地带,地壳如同被挤压的海绵,开始向上堆叠、褶皱。邛崃山脉所在的区域,当时还是一片被古特提斯洋残余水域覆盖的低洼地带,随着印度板块的持续“顶推”,这片区域的岩石圈被迫抬升。想象一下,当两只手掌相对挤压一块面团,面团边缘会向上隆起,而邛崃山脉的雏形,就诞生于这样的地质“揉捏”之中。
碰撞产生的压力向地壳深处传递,使得原本水平排列的岩层发生倾斜、弯曲。那些坚硬的沉积岩和岩浆岩,在数亿帕斯卡的压力下逐渐失去脆性,像被拉长的糖稀般发生塑性变形。地质学家在山脉西侧的岩层中发现了大量“平卧褶皱”,即岩层被挤压得几乎水平翻转,这正是板块碰撞时巨大侧向力的直接证据。
随着碰撞加剧,地壳深处的岩石开始熔融,形成岩浆。这些岩浆向上渗透,在浅层地壳中冷却结晶,形成花岗岩体。如今邛崃山脉主峰四姑娘山的山体核心,便是由1亿年前形成的花岗岩构成,它们如同山脉的“骨架”,支撑起海拔6250米的高度,任凭岁月侵蚀而屹立不倒。
山脉崛起:从海底到云端的蜕变
板块碰撞的力量并未止步于岩层的褶皱,当压力超过岩石的承受极限时,断裂便应运而生。邛崃山脉区域的地壳被撕裂出数条南北走向的大断层,其中最着名的便是龙门山断裂带的中段分支。断层两侧的地块发生相对运动,西侧地块持续抬升,东侧地块则相对下沉,这种“差异抬升”让山脉的轮廓愈发清晰。
在约300万年前的上新世,邛崃山脉进入快速抬升期。根据对山脉中侵蚀残留的古河道沉积物分析,这一时期山脉的抬升速率达到每年1-2毫米,看似缓慢,却在百万年间累积出数千米的高差。原本沉睡在海底的岩石,就这样一步步登上云端,成为俯瞰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