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每一位报名者,如同严苛的考官。“扮‘无常’的,眼神得有威慑力,让人看了就心生敬畏,这可是‘镇场子’的关键!”“挂天灯的,得有好体力,能稳稳扛住油灯,走完全程,展现出坚韧的风采!” 被选中的年轻人,兴奋得满脸通红,奔走相告;落选的,虽有些失落,但也暗下决心,来年再战。
(二)童趣开道
庙会巡游的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街巷还沉浸在夜露的潮气中,可孩童们早已按捺不住内心的雀跃。天还没大亮,两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就被从温暖的被窝里轻轻唤起。他们睡眼惺忪,却在看到崭新戏装的那一刻,瞬间清醒,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崭新的黑面白底布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靴面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凤冠式样的帽子精致华美,野鸡翎子足有三尺长,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他们的小脸被仔细地涂上白粉,两颊抹上鲜艳的胭脂,如同熟透的苹果;墨眉弯弯,恰似月牙,配上灵动的眼睛,活脱脱是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小仙童。
他们手提小锣,蹦蹦跳跳地走在巡游队伍的最前方。“当!当!”“段!段!” 的锣声清脆悦耳,打破了街巷的宁静,如同欢快的乐章,奏响庙会的序曲。这声音,像有着神奇的魔力,引得窗内的老人忍不住探出头来,老花镜后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花猫被吸引,追着锣声欢快地奔跑,尾巴高高翘起;墙角晒太阳的懒狗也支棱起耳朵,“汪汪”叫了两声,似乎在回应这份热闹。孩子们的笑声、锣声交织在一起,在成都的风中回荡,向人们宣告着庙会的盛大开场。
(三)“喜神”百态
1. 阴曹地府“戏”
巡游队伍中,扮阴曹地府鬼神的“喜神”格外引人注目,他们的表演仿佛将阴曹地府的神秘世界带到了人间。
“犯人”打头阵,他们穿着破旧的囚服,囚服上的补丁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赤着双脚,脚底沾满尘土,仿佛在漫长的囚禁中受尽折磨。破草帽随意地扣在头上,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被抹黑灰的面容,活脱脱一副刚从黑暗牢房中拖出的模样。腰上缠着草绳,草绳拴着木制鱼枷,鱼枷沉重地垂在身前。麻绳的一头紧紧捆在枷尾,另一头套在押解“小鬼”的肩上。“小鬼”用力拽着麻绳,“犯人”则配合地装出挣扎的模样,身体扭曲,脚步踉跄,却始终无法挣脱。他们的动作夸张而滑稽,引得街边看客们忍俊不禁,又带着一丝对阴曹地府的敬畏。有个“犯人”在踉跄时,差点撞翻路边卖糖画的小摊,糖画师傅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