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的绣球花,一团团、一簇簇,如梦幻般的花球悬挂在枝头,尽显雍容华贵;比牵牛花大出数倍的奇异花朵,色彩斑斓,花瓣层层叠叠,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像蓼花般的浅青色花朵,小巧玲珑,在风中轻轻舞动,散发着淡雅的气息;如乱发般挂在树上甚至垂至地面的苔藓植物,为山林增添了几分古朴与清幽;形状像杉树且叶子圆小的塔松,身姿挺拔,四季常青,宛如山林的卫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文人笔下的山水长卷
陆游在《入蜀记》里对自然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他途经的山川河流,两岸的树木花草,都在他的笔下栩栩如生。他看到江边的柳树,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宛如女子的发丝,不禁联想到故乡的春日美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描绘过山间的野菊,在秋日的阳光下肆意绽放,金黄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展现出坚韧而顽强的生命力。
若是范成大与陆游在巴蜀的草木间相遇,那定会是一场文学与自然的盛宴。他们可能会一起探讨梅花的高洁品质,交流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感悟;对于那些珍稀的植物,他们或许会一同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分享自己在旅途中的种种奇遇。他们的对话,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范成大一生宦海沉浮,从徽州司户参军做起,历任礼部员外郎、起居郎等职,还曾出使金国,不辱使命。他在地方任职时,推行义役法,减免捐税,重视水利建设,深受百姓爱戴。他的文学成就颇高,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合称“南宋四大家” ,其诗风多样,既有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描绘田园风光的清新之作。
陆游出身官宦世家,一生渴望北伐抗金,收复中原。他多次上疏朝廷,却因主和派的阻挠而未能实现政治抱负。他曾在南郑从戎,这段经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的作品充满了爱国情怀与壮志豪情。他的诗词文章形式多变,不拘一格,以爱国为主题,反映了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 。
《吴船录》:归途中的山河笔记
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结束在四川的任职,带着对蜀地的眷恋与对归途的期待,从成都启程东下。归乡的水路漫长,却也给了他充足的时间去回望来时路。每日清晨,他倚在船舷,看江水悠悠流淌,将沿途的风光、见闻、感悟一一记录。《吴船录》的名字,取自杜甫“门泊东吴万里船”,既是对归家之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