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照亮了这座承载着无数欢笑与泪水、梦想与回忆的空中走廊。
公园:藏在城市褶皱里的时光琥珀
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竹椅藤条被岁月磨得发亮,每一道纹路都刻着老成都的故事。每天清晨六点,天还未完全透亮,穿蓝布衫的老茶客们便陆续到来,他们熟稔地占据靠窗的位置,动作麻利地从随身布袋里掏出自备的茶叶,招呼着茶倌:“来碗滚水!”不一会儿,盖碗茶的热气袅袅升起,与叶子烟的雾霭在竹棚下交织缠绕。茶倌们手提长嘴铜壶,穿梭在桌椅间,熟练地为客人添水。他们的步伐轻快,壶嘴高高扬起,开水如银练般准确地注入茶碗,却不会溅出一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大爷是茶社的常客,今年八十有三,总爱给晚辈讲辛亥保路运动的故事。他坐在竹椅上,腰背微微佝偻,布满皱纹的手握着黄铜烟杆,讲到激动处,烟杆在石桌上敲得“咚咚”响:“那时候啊,我们都在这公园里集会,口号声震天响!”阳光透过竹棚的缝隙洒在他脸上,为他沧桑的面容镀上一层金色。在他的讲述中,仿佛能看到当年的热血青年们,在这里激昂陈词,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振臂高呼。梅花绽放的季节,茶社更是热闹非凡。总有人带着泛黄的老照片来寻景,照片里,相中人穿着厚实的棉袄,站在梅树下腼腆微笑;如今,汉服姑娘们披着精美的披帛,在同一棵梅树下摆出优雅的姿势,两张画面在时光的长河中重叠,恍若隔世。姑娘们的裙摆随风飘动,与梅花的香气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古典而唯美的画卷。
茶社旁的金鱼岛,是孩子们的乐园。曲桥蜿蜒通向岛上,池塘里红鲤成群,阳光洒在水面,鳞片闪烁着点点金光。老成都人记得,五分钱能买一包鱼食,孩子们攥在手心,小心翼翼地投喂,看鱼儿争相跃出水面,溅起的水花沾湿裤脚也浑然不觉。有的孩子为了吸引更多的鱼儿,还会轻轻哼唱着儿歌,那稚嫩的歌声,在小岛周围回荡。岛边的小书摊,摆着《说唐》《封神榜》的连环画,摊主王大爷总戴着圆框老花镜,一边照看摊位,一边给孩子们讲薛仁贵征东的故事。讲到精彩处,他故意压低声音,孩子们便不由自主地凑近,眼睛里满是好奇与期待,惊得竹椅上打盹的老猫竖起耳朵,不满地“喵”上一声。在王大爷的讲述中,孩子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与书中的人物一起征战沙场。
浣花溪的茅草屋前,常有孩童模仿杜甫捋须的模样,惹得一旁的大人忍俊不禁。某个雨天,天空乌云密布,豆大的雨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