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展的机会,就像一颗被埋没在沙砾中的珍珠,无人发现。为了让大家看到自己的才华,他想出个大胆又奇特的主意——摔琴扬名。他花大价钱买了一把名贵的胡琴,这把胡琴制作精美,琴身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琴弦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他到处宣传要在长安东市办一场盛大的演奏会,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长安,人们都对这场演奏会充满了好奇。
到了约定的日子,东市挤满了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都来凑热闹,想一睹这把名琴的风采。街道上人头攒动,大家都伸长了脖子,期待着演奏会的开始。陈子昂抱着胡琴登上高台,他身穿一袭长袍,风度翩翩。他先轻轻拨弦,奏出一曲悠扬的曲子,琴声像潺潺流水,又似微风拂面,听得众人如痴如醉,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之中,整个东市都安静了下来,只有那动听的琴声在空气中流淌。就在气氛最热烈的时候,他突然把琴高高举起,狠狠摔在地上!琴身碎裂的声音格外刺耳,所有人都惊呆了,现场一片哗然,人们纷纷发出惊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还没等大家反应过来,他就大声说:“我陈子昂一肚子文章没人知道,弹琴这种事有啥好在意的!”说完,就让仆人把自己写的诗文发给在场的人。这些文章针砭时弊,见解独到,尤其是《感遇诗》里写的“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用月亮的变化聊天地万物、生命起源,把大家都看愣了。大家纷纷惊叹于他的才华,卢藏用捧着诗卷,忍不住赞叹道:“此子笔力,直追建安风骨!”这一场惊世骇俗的表演,让陈子昂一夜之间名动京城,连武则天都注意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还授予他“麟台正字”一职,相当于秘书省的文字校正官员。至此,陈子昂终于在长安站稳了脚跟,向着自己的理想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与初唐四杰相比,陈子昂的革新之路更为激进。王勃、杨炯等人虽也试图摆脱六朝绮丽文风,但仍保留了骈文对仗的华丽痕迹;而陈子昂高举“汉魏风骨”大旗,直指齐梁诗风“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弊病。他倡导诗歌要有真情实感,要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不能只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他的《感遇诗》就是这种理念的实践,通过诗歌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在《感遇·兰若生春夏》中,他以“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描绘兰草的美丽,却笔锋一转“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借兰草的凋零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之感,将个人际遇与自然变化紧密相连,赋予诗歌深刻的现实意义。这种大胆的革新,使他成为唐诗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