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破土而出的惊世之谜
1986年7月18日,四川广汉三星堆砖厂被烈日炙烤得如同蒸笼,红褐色的黏土在高温下变得坚硬龟裂。47岁的陶工老吴,脖颈上挂着一条早已被汗水浸透的毛巾,握着磨得发亮的锄头,每刨下一下,都会腾起一阵呛人的尘雾,模糊他的视线。第七锄落下时,锄头与地下硬物碰撞,发出的尖锐声响穿透了蝉鸣的喧嚣,震得他虎口发麻,锄头差点脱手而出。
“见鬼!”老吴咒骂着,用粗糙的手背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弯腰扒开碎土。一块覆着孔雀绿锈的铜片露了出来,边缘蜷曲的弧度像极了庙里菩萨的衣角。这个发现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砖厂激起千层浪。二十多个工人纷纷围拢过来,铁锨、锄头在地上敲出杂乱的节奏,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怕是挖到菩萨像了!”老赵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地,冲着土坑作揖,浑浊的汗珠顺着皱纹滴在铜片上。胆大的老李抄起铁锹就要接着挖,却被老吴一把拦住:“使不得!去年隔壁村挖坟,挖出个罐子,结果全村闹了半月痢疾......”现场扬起的尘土混着汗味,在闷热的空气中发酵出紧张的气息,每个人的眼神中都充满了不安与好奇。
三小时后,三辆沾满泥浆的北京吉普颠簸着碾过砖厂泥路。头戴草帽、脖颈晒得通红的陈德安教授跳下车,布鞋刚一落地就陷进半尺深的黏土里。他顾不上清理鞋子,蹲在坑边,戴着白手套的指尖轻轻拂过铜片上的云雷纹,突然触电般站起身,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停!这是三星堆!快拉警戒带!”
随着探方绳在泥地上拉出规整的网格,沉睡千年的秘密开始缓缓苏醒。青铜神树的枝桠率先破土,九只神鸟雕塑在阳光下闪烁,羽翼上的羽纹细如发丝,仿佛下一秒就会破空飞去。而在二号祭祀坑底部,纵目面具的柱状眼球正戳穿层层灰烬——16.5厘米长的眼球表面,螺旋状的氧化纹路在探照灯下泛着幽蓝,宛如刚从沉睡中睁开的眼睛,带着跨越时空的神秘凝视,冷冷地注视着这个陌生的世界。
二、迷雾中的考古现场
发掘进入第七天,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如注。年轻技工小李举着塑料布扑在面具上,雨水顺着柱状眼球的凹槽蜿蜒而下,在泥地上冲出细小的沟壑。他突然愣住——这些水流轨迹,竟与三天前测绘的三星堆遗址水系图惊人吻合,仿佛面具在引导雨水重现古老的水文脉络。雨水不断冲刷着周围的泥土,让现场的挖掘工作变得更加艰难。
老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