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管、收四个环节的无人作业。在董场镇的试点农场,当收割机在农田中收割完毕时,能自动给运粮机发送信号,运粮机收到信号后从仓库出发,到田边指定位置等待收割机,全程无需人工操作。相较于传统农业,“无人农场”每亩可节省劳动力成本300 - 500元,粮食产量提高10% - 15%。尽管目前在技术上还存在避障、场地安全等问题,但一旦成熟,将向更需要“无人”技术的丘陵山地推广,进一步提升林盘农业的效益。
八、传承创新的未来新篇
临邛街道西江村则以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围绕“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以特色林盘打造为载体,探索出“党建 + 林盘”的发展模式。通过引入邛崃市花木盆景协会落户叶湾林盘,建成30余亩金弹子盆景及销售观光于一体的产业盆景观赏园,拓宽加深了产业融合发展。园区内,形态各异的金弹子盆景姿态万千,有的虬枝盘旋如游龙,有的果实累累似玛瑙,吸引了众多盆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观赏购买。
为了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西江村成立了蜀绣、竹编合作社,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授课,培养年轻一代的手工艺人。25岁的返乡青年李婷,原本在城市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返乡后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蜀绣,她设计的熊猫主题蜀绣丝巾,一经推出便成为网红产品,订单量突破10万条。在她的带动下,村里已有30多名年轻人加入手工艺创作团队。
西江村大力推进农旅融合,打造叶湾林盘商业综合体,与成都朝云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运营,为本地村民提供了20余个就业岗位,预计每年人均可增收两万元。商业综合体内,特色民宿、农家餐厅、手工艺品店一应俱全。民宿装修风格融合了川西民居特色与现代舒适元素,白墙青瓦搭配简约家具,既保留了林盘的古朴韵味,又满足了游客的居住需求;农家餐厅则主打原生态美食,选用林盘自产的新鲜食材,烹饪出地道的川菜佳肴,让游客品尝到浓浓的乡土风味。自开业以来,综合体年均接待游客量达1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通镇桤源慢村也在积极行动,依托园区建设,引入社会资源,将农田生态与林盘相结合,发展林盘业态。桤源慢村新规划了一批民宿,部分为川西民居风格,主打康养;部分为现代风格,主要承接团建活动。这些民宿于2023年3月陆续开建,年底装修完成并投入经营。川西民居风格的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