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纹的不同形态,也可能代表着不同部落的图腾标识,如同现代社会的品牌LOGO,彰显着独特的身份与信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手心纹则像一个充满谜团的“盲盒”,其含义至今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它是权力的象征,仿佛握住这个符号,就能掌控古蜀社会的权柄;也有人猜测它与宗教仪式相关,是古蜀先民与神灵沟通的神秘密码。在贵州安顺的苗族蜡染中,至今保留着类似的手部图案,被用于祭祀仪式,寓意“连接天地”。由此推测,巴蜀图语中的手心纹,或许也承载着相似的宗教功能,是古蜀人在祭祀、占卜等活动中使用的神圣符号。
花蒂纹则如春日繁花,以优美曲线、对称造型,传递古蜀先民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在一件青铜罍的肩部,环绕着一圈花蒂纹,花瓣舒展如绽放的莲花,中心的花蕊则由同心圆构成,充满几何美感。这种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更可能暗含着对生命繁衍、万物生长的祈愿。在古代农业社会,植物的生长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花蒂纹或许正是古蜀人对丰收的期盼、对生命延续的渴望的视觉表达。
除了这些具象符号,巴蜀图语中的抽象几何图形更令人着迷。它们有的像扭曲的绳索,有的似交错的闪电,还有的如同迷宫般复杂。这些符号相互组合成联文符图,排列规律至今未解。四川大学符号学研究团队曾用计算机对数百个联文符图进行分析,发现部分符号组合存在“模块化”特征:某些图案总是固定搭配出现,如同文字中的偏旁部首。但这些“模块”究竟如何表意,仍是困扰学界的难题。
那些与阿拉伯数字形态呼应的图案,更是为巴蜀图语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在一枚出土于重庆的青铜印章上,三个圆点呈三角形排列,与数字“3”的形态惊人相似;另一件兵器上,一道弯曲的线条,宛如数字“2”的雏形。这些图案是否真是古蜀人的数字符号?如果是,它们在古蜀社会中如何使用?是用于计数牛羊数量,还是标记祭祀日期?有学者推测,在古蜀的祭祀仪式中,这些数字图案可能用于记录参与人数、祭品数量;在商业交易中,或许也发挥着记账功能。这些猜想虽未得到证实,却为解读巴蜀图语提供了充满想象力的方向。
三、众说纷纭的解码之路:巴蜀图语的学术争议
解读巴蜀图语的过程,犹如在迷雾中寻找灯塔,学术界至今未能达成共识。目前主要形成了三大假说,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原始文字说的支持者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