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利润反哺您那些长期的、尖端的科研项目。”
“这样,科研才能可持续,才有源头活水。”
陆家贵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光南道:“只要神舟电脑能通过市场赚钱,满足自身科研需求,覆盖掉科研成本,别说十年,就算二十年、三十年、五十年,您和您的团队想研究多久,就研究多久。”
“我要的是一个能赚钱养活自己搞研发的产学研一体式科技企业,而不是一个只能持续输血的无底洞。”
这番话,可谓是相当掏心窝子的话了,也说得很实在。
如果是之前的李光南,可能还会争辩一下,说科研最重要,赚钱要排科研后面。
但他在联想的失败,根源就是太固执,太过于理想化了,忽略了公司上上下下养那么多人、要吃饭、要发工资的需求。
因此,陆家贵产学研平衡发展的战略,才应该是合理的,既给了他攀登科技高峰的机会,又不影响公司其他人的利益,务实而富有远见。
只思考了几秒钟,已经认识到自己在联想怎么失败的李光南,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那是一种找到新战场、被充分理解和尊重的眼神。
他缓缓站起身,向陆家贵伸出手道:“陆董,您是个明白人,也是个有魄力的企业家。您的要求,合情合理,我愿意加入神舟电脑,全力以赴,先组装出一台自主品牌的电脑推向市场,再去研究简单的配件自主化,以及后面更核心的技术,最后把自主芯片、系统弄出来。”
陆家贵高兴地双手握着李光南的手,激动地摇了摇:“李院士,欢迎加入神舟电脑,今后就靠您了。”
接下来,李光南还向陆家贵推荐了一下自己的团队,称有不少跟着他的工程师、技术人员,因为派系斗争,一样遭到董事长一系的打压,自己被解除了权力后,他们会更加难熬。
因此,如果神舟电脑愿意接收的话,他可以把这些人都带出来,带到神舟电脑去。
陆家贵自然是求之不得,当场同意,并表示这些人过来,工资都可以涨一倍,达到原来的两倍,并给一笔安家费。
李光南很满意,表示他马上就会去落实这些事情。
基本条件都谈好了后,李光南也是效率惊人。
被董事会上撸掉总工程师的职位,他颜面尽失,也不想再待在联想看人脸色和白眼了。
两天后,7月4日,李光南就向联想正式提交了辞职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