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全国工商联总部,一间宽敞肃穆的会议室内,坐满了或西装革履、或气质沉稳的企业家。
他们大多年富力强,或老成持重,目光锐利,代表着这个时代工商业界最顶尖的力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期待、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排外气息。
陆家贵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直接就和其他工商联的领导层一样,坐上了主席台的位置。
年轻得过分的外表,留守门口的警卫队,以及他那个新鲜出炉的“喀斯特省议会副主席”头衔,都让他显得格外与众不同。
会议开始后,充当主持人的一位副主席先介绍了一番新加入的陆家贵身份和成就,特别强调了他在喀斯特省的政治安排。
台下众多老总带着审视的目光,微微鼓掌表示了对陆家贵的欢迎。
实际上,陆家贵只是个人财富多,但论掌握的总资产,会议室里还真的不如许多人。
这里坐着的,许多人都是大型集团的老总或董事长,或国营企业的一把手。
虽然他们个人财富可能比不上陆家贵,但那是因为集团或企业股东太多,股份分散,落到他们头上的个人资产没有多少。
但论这些集团的整体实力,却大多数都比陆氏投资集团更雄厚,特别是那些央企、国企,动辄几亿、几十亿的资产规模,甚至有上百亿的庞然大物,令人敬畏。
这些老总们能调动的资产规模,不少人都要超过陆家贵。
因此,陆家贵哪怕因为个人政治待遇坐上了主席台,但他仍然很低调,小心翼翼的,没有乱发言。
一番客套的欢迎之后,会议进入了正题——关于国内第一家民营银行的筹备进展和股份分配框架讨论。
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和这几天私下收集的信息,陆家贵基本搞清楚了来龙去脉,心头不由涌起一股复杂的感觉,既有搭上末班车的庆幸,也有一丝之前被排斥的失落感。
原来,工商联早在1993年就开始酝酿、申请设立一家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以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经过漫长的审批,终于在今年,也就是1993年的3月初,获得了上级的正式批复同意。
在上级批复之前,工商联实际上已经秘密联络、筛选了59家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国企民企作为发起人和原始股东,组成了筹备组。
这59家企业,涵盖了钢铁、饲料、建筑、高科技等各个领域,很多都是陆家贵上辈子耳熟能详的公司或集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