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演也就剩下几天了,目前在西藏,曲水。
这一路走来,三十三人的心境早已悄然变化。
从最初的兴奋与期待,到如今的沉默与沉重。
他们见过太多无奈的家庭,太多无助的孩子,还有那些被时代遗忘在深山里的孤寡老人。
每一次演出,每一次走访,都像一把钝刀,缓慢却深刻地磨砺着每个人的心。
曲水的镇小学是他们见过最破旧的,斑驳的土墙,漏风的窗户,甚至连课桌椅都是东拼西凑的。
可这里的孩子们,却是他们见过最明亮的,他们的眼睛像是高原上的湖泊,清澈得能映出整个天空。
这一次,他们没有在教室里演唱,而是选择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海拔三千五百多米,攀登至演唱的平台时,已接近四千米。
空气稀薄,呼吸都带着微微的刺痛感,可没有人抱怨。
平台略平坦,脚下是松软的草甸,远处是连绵的雪山,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金色的光。
更远的地方,布达拉宫的轮廓若隐若现,像一座遥远的圣殿。
听众不多,只有镇小学的一百多个孩子和附近的村民,他们三三两两地坐在草地上,有的老人手里还摇着转经筒,嘴里低声念诵着经文。
第一首歌,是江巧云特意选的,《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这首歌原本不在巡演曲目里,是他们后来在路上练的。
从第二站开始,每次开场都是它,而最后一首,永远是《难忘今宵》。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声音在高原上回荡,像是被风托着,飘向更远的地方。
白婉站在最前排,望着眼前这些脸颊泛着高原红的孩子,他们的眼睛亮得像是藏了星星。
她忽然想起路上见过的那些画面,破败的土房里,老人独自坐在门槛上,望着远方,教室里,孩子们用冻得通红的手握着铅笔,一笔一划地写字;村庄的小路上,一个背着弟弟的小女孩,赤着脚踩在碎石上……
她的喉咙发紧,眼眶发热,可歌声却更加用力。
身旁的高佳露、白辰等人也被感染了。
他们比白婉更深刻地体会过这一路的心酸,因为他们跟着老周他们发放过物资,走访过村庄。他们见过那些连电都没有的屋子,见过那些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的老人,见过那些因为营养不良而瘦弱的孩子。
高佳露的指尖微微发抖,她想起前几天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