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士兵笑着回答:
“我家主公那可是仁义无双,此次起兵,就是为了清除朝中那些奸佞和祸乱朝纲的宦官。”
老妇人一听,顿时情绪激动起来,眼眶泛红,激动地说:
“你家主公做得对呀,这群宦官把咱大汉折腾得都不成样子了呀。”
说着说着,几滴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下来。
而在另一边,一群百姓听闻了韩韬军队的种种善举后,纷纷自发地来到韩韬的驻地,群情激昂地呼喊着:
“我们要参军,我们要投奔韩将军!”
就这样,韩韬率领着大军一路向东行进,队伍也如同滚雪球一般,不断扩充,竟又壮大到了十多万人。
不知不觉间,大军已经逼近了皇家园陵,这园陵之中,埋葬的是西汉时期的诸位皇帝。到了此处,韩韬有意识地放慢了行军的速度。
士兵前来禀报:
“主公,朝廷派皇甫嵩和董卓领兵前来讨伐咱们了。”
韩韬听闻,面色依旧冷静沉着,心中暗想,自己这都快打到园陵了,朝廷要是还没什么动作,那才不正常呢。
随后,韩韬派出华雄等将领,率领军队与朝廷的军队交战了几次,双方你来我往,竟是打得势均力敌,难解难分。
其实,截至目前,韩韬此次出兵的目标已经完成了。
首先,自己的名声已经在这一路征战中彻底打响了,军队扩充了许多不说,而且全天下人都知晓韩韬起兵是为了铲除宦官,是正义之举,再加上韩韬的士兵对百姓秋毫无犯,更是赢得了百姓们的赞誉与拥戴。
其次,通过这段时间的行军,韩韬把沿途各县官府的储备物资都收拢了过来,甚至还从不少当地的富户那里“筹集”了些财物,极大地充实了己方的物资储备。
时光匆匆,韩韬离开凉州已经好几个月了,此时已经是公元185年了。这段时间里,他与朝廷的军队僵持对峙着,谁也奈何不了谁,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在这和朝廷对峙的期间,韩韬可没闲着,依旧想尽办法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四处传播自己的好名声,让更多的人知晓他韩子韬的仁义之举。
就这样一直僵持到了11月份,一众首领和将领们经过长时间的对峙,都渐渐有些乏累了,心中暗自想着如此僵持下去也不是个事儿,倒不如干脆回去算了,可又惧于韩韬的威严,没人敢贸然向韩韬提及此事。
韩韬心里其实也知晓他们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