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基准日:查找目标月份的初一、十一、二十一日的干支(如正月初一为丙辰、十一日为乙卯、二十一日为甲子)。
顺数推算:从初一的干支开始,按顺序逐日累加,直至推算出目标日期的干支。
例如,已知正月初一为丙辰,初二即为丁巳,初三为戊午,依此类推至生日。
2. 干支循环特性
由于天干(10个)与地支(12个)组合形成60甲子的循环周期,推日法需结合这一特性。
例如,若初一为丙辰(第53位),则初二为丁巳(54),至初六为庚申(57),初七为辛酉(58),初八为壬戌(59),初九为癸亥(60),初十则回到甲子(1)。
二、关键细节与应用案例
1. 节气对年干支的影响
推日法需结合节气判断年份归属。
例如:
立春分界:若某人出生在正月初九日午时,且历书载明该日午时立春,则其年干支应属本年(如丙午年)。
若出生在午时前(如巳时),则仍属上一年(乙巳年)。
十二月立春:若出生在十二月十九日戌时,且该日酉时立春,则年干支属下一年(如丁未年)。
若出生在酉时前(如申时),则仍属本年(丙午年)。
2. 典型案例解析
丁卯年正月初一子时生:历书载明正月初一日为丙辰,故生日干支为丙辰。
丙午年正月初九日午时生:正月初一为丁巳,顺数至初九日为乙丑。
丙午年十二月十九日戌时生:十二月十一日为壬戌,顺数至十九日为庚午。
三、与其他命理步骤的关联
1. 推日法与推时法的区别
推日法:专注于确定出生日的干支,依赖历书的固定日期干支信息。
推时法(日上起时):基于生日的日干,通过“五鼠遁元”口诀推算时辰干支。
例如,甲日或己日的子时为甲子,乙日或庚日的子时为丙子,以此类推。
2. 推日法在八字排盘中的作用
日干支是八字(年、月、日、时四柱)的核心,其中“日干”代表命主自身,需结合其他三柱分析五行生克、格局吉凶。
例如,若日干为庚金,生于子月(水旺),需判断身强身弱以确定用神。
四、历史背景与文化意义
1. 历法与命理的融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