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月柱与自然节律紧密绑定。
2. 节气与月建的对应关系
袁树珊继承汉代“以节气定月建”的传统,将一年划分为十二节令月,每节令月包含一个“节”和一个“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月寅月:立春(节)至惊蛰(气)
二月卯月:惊蛰(节)至清明(气)
三月辰月:清明(节)至立夏(气)
依此类推,直至十二月丑月:小寒(节)至立春(气)。
这种划分方式确保月柱与太阳视运动周期一致,避免了农历闰月对月序的干扰。
二、推月法的实操步骤与核心技术
1. 月支的确定逻辑
节气优先:无论农历月份如何,月支仅以节气为分界。
例:若出生于农历正月十五日,但该年立春在正月初十日,则月支为寅。
若立春在正月十六日,则月支为丑。
节气交节时刻的精确性:需通过历书核对具体交节时间(如某时某分立春),避免因时间误差导致月支错误。
2. 五虎遁元法与月干的推算
袁树珊提倡的“五虎遁元”是确定月干的核心方法,其口诀为: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戊癸之年何方法?
甲寅之上好追求。
逻辑解析:
年干为甲或己时,正月月干为丙(丙寅月);
年干为乙或庚时,正月月干为戊(戊寅月);
依此类推,每十年循环一次。
应用实例:
年柱为甲辰(甲己之年),正月月干为丙(丙寅月),二月为丁(丁卯月),三月为戊(戊辰月)。
年柱为乙巳(乙庚之岁),正月月干为戊(戊寅月),二月为己(己卯月),三月为庚(庚辰月)。
3. 掌上捷法与干支定位
袁树珊借鉴“推年法”的掌上推算逻辑,提出月干的快速定位技巧:
将十二地支分配至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关节(如食指根节为子,中节为丑)。
以拇指点算,从正月对应的月干起始位(如甲己之年正月为丙),顺推至目标月份。
例:年干为甲,求五月月干:正月丙寅→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四月己巳→五月庚午,故五月月干为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