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伐(用于喂蚕),故称为“桑柘木”——象征木受克制,需坚韧生长。
26. 大溪水(甲寅、乙卯):
寅为东北(水之起始),卯为正东(水顺流方向),水流向东,汇聚川涧池沼,势大流急,故称为“大溪水”——象征水势顺畅,汇聚成河。
27. 沙中土(丙辰、丁巳):
辰为土库,巳为土“绝”位(十二长生),丙丁之火在辰位“冠带”、巳位“临官”,火旺生土,然土处库绝之地,犹如沙土疏松,故称为“沙中土”——象征土受火生,质地疏松。
28. 天上火(戊午、己未):
午为火旺之地,未中藏木(生火),火性炎上,又得木生,犹如天上之火(太阳)高悬,故称为“天上火”——象征火势炽烈,至高无上。
29. 石榴木(庚申、辛酉):
申酉为秋,木气衰绝,唯有石榴之木果实成熟(逆势结实),故称为“石榴木”——象征木气虽衰,却能结果成实。
30. 大海水(壬戌、癸亥):
水在戌位“冠带”、亥位“临官”,气厚力强,亥又象征江河,水势浩瀚无边,故称为“大海水”——象征水势宏大,包容百川。
《瑞桂堂暇录》论纳音五行的生成原理
六十甲子纳音五行的规律,可通过“五行之音”与数字的对应关系来阐明:
数字与五行之音:
一、六对应水,二、七对应火,三、八对应木,四、九对应金,五、十对应土。
(注:五行中唯有金、木有自然之音,水、火、土需借助他物成音:水借土显声,火借水显象,土借火成形,故水音对应五、十,火音对应一、六,土音对应二、七。)
天干地支的数字属性:
甲、己、子、午对应数字九,
乙、庚、丑、未对应数字八,
丙、辛、寅、申对应数字七,
丁、壬、卯、酉对应数字六,
戊、癸、辰、戌对应数字五,
巳、亥对应数字四。
纳音五行的计算方法:
以天干地支的数字相加,结合“大衍之数”(四十九)求余数,再对应五行之音。
例:
甲子、乙丑:甲九+子九=18,乙八+丑八=16,总和18+16=34;49-34=15,去十留五,五属土,土生金(因四、九属金,余数五对应土,土生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