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谏,并不激进,既维护了杨烨的声誉,又劝谏一番,用心良苦,是个忠臣。
而后宁王也出列。
同样没有责问杨烨,只是言语间一直维护平灵王,不断说平灵王多么多么贤明,为大玄立了多少多少功劳。
宰相乍一听,没听出什么问题,可再一想,问题来了。
平灵王为人又颇有勇名,擅长带兵,如果是普通罪名为平灵王说话还好,无伤大雅,可现在平灵王哪怕被赦免,名义上仍是与杨烨对立。
而且,在表面上平灵王是第一个反对杨烨旨意的人,这不仅是一次君臣不合,更是一个臣子与君王相逆的标志,支持平灵王,就是反对杨烨。
宁王所图不小啊!
尽管宰相知道一切都是杨烨与平灵王的计策,可他同样知道,能识破这个计策的人,还是少数。
尤其是宁王这种身处于局中的诸王,哪怕平时再精明,也很难看透,毕竟历数数代君王,有谁敢不惜名声,自污以设计贼人呢?
宰相在心里为宁王感到可悲,数十年来,不断积累的贤明之名,将野心埋于胸中又如何?
还不是被杨烨一个计策就戳破了内心想法?
此刻无论是宰相还是安京伯,还是演技不足的平灵王都想给杨烨竖一个大拇指,说上一句!
陛下真的深不可测!看来一切都在陛下的掌控中!
为平灵王站场,给平灵王说话,分明就是在向各路诸王作保,你们要是对杨烨有意见,只管说,我挺你们!
这可是大忌!
宰相连连摇头,这宁王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这分明是在向杨烨扔锅,污杨烨声誉,只要杨烨声望越低,风评越差,他就越容易搞事情。
“孤乃帝王,一生行事何须向你解释?”杨烨听到连连发难,心里乐开花。
果然没有让他失望。
若说天下谁最想陛下昏庸无能,绝对是宁王的啊!
只有杨烨越昏庸,才能凸显出的贤明。
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宁王一直是要想当皇帝的!
杨烨的回答,显然无法让臣子们满意,君王怎么可以任性行事呢?
哪怕找个不经推敲的理由也好,却偏偏来一个何须向你解释?
失望啊!
先有强抢诸王女,后又有乾纲独断,不敬上天,逼迫朝臣,这简直.....
若是杨烨还是像以前一样,如木偶一般,虽无大功亦无大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