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夸张的水分跟名不副实,这谭聪林总能其他的运营当年把这些损失找补回来。
还记得尹仲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就职的南门研发中心吗?那就是谭聪林的杰作,不过人家央企也不怕花钱,再多些也能承受。
人家的选择也不是没有逻辑性,也不完全是追随黄金地段去的,更重要的是看中的工业大学的科研水平,孵化能力。
婚后的陈璐被安排进了校办工厂的高层,做起了销售经理。这工业大学说穿了,跟一个企业也没有什么区别。虽说大学本身属于国家211,985,可是学校那里辅助职能部门,还是近亲繁殖,家族门阀把控。
这是在大学里生活过的人耳熟能详的。比如夫妻俩一人是教授或者副教授,哪怕是讲师也行,另一半作为安置或者照顾对象,稍微走走关系,进后勤或者去校办企业,那简直不要太简单,肥水不流外人田,这点高校更是如此。
尹仲踢球的时候认识一个校二代,厮混熟了之后他说自己父亲是数学系的某某某。尹仲吃了一惊,他是知道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的,他所创建的国家级的实验室全国都数得上名号,听说他手里面每年国家给划拨的研究经费通常是四位数,而且单位是万。
这位校二代带着眼镜,斯斯文文,倒也有趣善谈。他说自己的学历是中专,尹仲更是惊掉下巴。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大名鼎鼎教授的儿子,居然只读了个中专?
这小伙倒也实诚坦然,说自己的存在说白了就是丢老爹的脸,无奈就是智商不行,学什么都学不进去学什么都学不好。
最后只能去上中专,本来老爹说有关系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他的分数去读绰绰有余,甚至混到研究生也是没问题,因为有人脉开道。
后来他想想说算了,不想离家那么远,在这安逸校园待惯了,受不了那些奔波劳碌的苦。
他的母亲也是因为父亲的关系学校给了很好的安置,刚开始在校办食品厂做人事经理,后来逐渐干上去,变成了厂长。
似乎从母亲干上厂长之后,夫妻两人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了。也不能说是不好,就是好像是刚开始就有的隔阂变得逐渐的深了。
看来一个人的收入状况真的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他父亲是那种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你想教授嘛,又是研究数学的,能和蔼可亲到哪里去?所以他母亲一开始都是带着崇拜跟自卑的心态,小心翼翼的侍奉着,连工作也靠着丈夫的关系进去的校办食品厂,所以内心的感恩戴德也都着实真挚,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