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拍打着府衙大门,有的高声叫嚷,企图用人数和声音压倒一切。
府衙内,魏征正眉头紧锁,规划着如何重建青州。
外头的吵闹声渐渐传入,他停下手中的笔,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魏征迈步走出府衙,迎着刺眼的阳光,冷冷地望向那群焦躁不安的粮商。
“放肆!府衙门前吵吵闹闹成何体统?”
粮商们闻言安静了下来,随后有人壮着胆子提出了疑问:“尊府,我等千里迢迢运来粮食,可百姓却不肯买,这让我们如何是好?青州官府究竟是何打算,能否给我们一个明示?”
魏征目光如炬,环视一圈,缓缓开口:“明示?如何明示?你情我愿的事情,官府怎么管。
休要胡闹,再有闹事者,别怪本官无情,如今青州正值非常时期,本官不介意大牢中再多几个人!”
粮食商人们面面相觑,满腔的疑惑与焦虑化作无奈的叹息,只得偃旗息鼓,缓缓散去。
魏征望着粮商们垂头丧气的背影,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忍不住低声自语:
“太子殿下真是足智多谋,这计策不仅解了青州之困,还让这些奸猾的粮商自食其果,真是大快人心啊!
可惜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几天,一并收割了,青州起码一年内是不用担心粮食短缺了!”
一连几日过去,各地的粮商越聚越多,但是粮食却一粒都卖不出去,一众粮商只能望着高居不下的粮价兴叹。
一个来自淮南道的粮商,这几日眉头紧锁,心中疑惑越来越重。
这日,他终是按捺不住,悄悄溜出客栈,打算亲自上街探个究竟。
走在青州的街道上,他环顾四周,心中暗自嘀咕:按理来说,青州受灾,流民灾民应该遍地都是,可眼前这景象,哪有半点灾荒的影子?
街道两旁不仅看不到流民,偶尔看到的几个百姓,那精神头比他还足,红光满面,一点都不像饿肚子的样子。
甚至有几个孩童,还拿着糖葫芦追逐嬉戏,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
他揉了揉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所看到的这一切,心中越发觉得诡异。
再三思考之下,他拦下了一位正准备出来串门的老汉,满脸疑惑地问道:“这位老先生,这青州不是遭灾了吗?
怎么我看你们都精神饱满,这精神头比我都足,而且街上也没几个流民啊?”
老汉停下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