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第一排正中央的一位白发苍苍不怒自威的老领导侧过头,对身边的发改委主任低声说了一句:“这个年轻人不简单。有情怀,有担当,更有办法。”
“我们的一些同志天天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早就忘了我们的发展到底是为了谁。”
发改委主任连忙点头称是,心中却已是惊涛骇浪。
这位老领导一句话的分量代表着什么?
代表沈风要起来了!
……
接下来的问答环节,彻底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李哲楷一方的媒体和学者,提出了一个又一个尖锐的问题。
“请问沈书记,北川模式的资金从何而来?”
“据我们所知,国开行提供了百亿级别的贷款。这种依靠政策性银行输血的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一旦政策有变,项目是否会立刻烂尾?”
“请问沈书记,您提到了‘文化财政’,这个概念很新颖。但文化价值如何量化?如何确保它能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而不是沦为空谈?”
面对这些刁钻的提问,沈风对答如流,不急不躁。
“关于资金,国开行的贷款确实是启动资金,但不是全部。”
“我们的地下商业综合体项目已经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关注,飞建集团这样的行业巨头也已经表达了合作意向。我们是用政府的信用做了一个‘引子’,最终要靠市场的力量来唱主角。”
“至于文化价值的量化,我想反问一句,故宫的价值可以量化吗?长城的价值可以量化吗?”
“有些东西是不能,也不应该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对自己文化有信心的城市,还怕吸引不来游客,还怕留不住人才吗?”
他的反问巧妙有力。
而当问题抛给李哲楷时,画风则完全不同。
一位来自官方报刊的资深记者站了起来,他没有提问沪海的成就,反问他:
“李市长,您的金融创新蓝图非常宏大,但您是否考虑过过度金融化可能会带来的产业空心化问题?”
“当所有聪明的大脑和庞大的资本都涌入金融业追逐快钱时,谁来搞实体经济?谁来做那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硬科技’?”
“我们国家是要成为华尔街的跟班,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个问题正中要害!
这正是韩卫东和张谦他们准备的材料里反复警示的核心风险!
李哲楷猜到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