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那场堪称“完美风暴”的演讲?
沈风扶了扶话筒开口。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我来自北川,一个可能在座很多朋友都没有听说过的内陆小城。”
“我们那里没有黄浦江的潮声,也没有陆家嘴的霓虹。我们有的只是一条条老街和一群生活在那里的最普通的中国老百姓。”
他的开场白平淡如水,却像一股清泉流进了被刚才那些宏大叙事和复杂数据搞得有些浮躁的会场。
出乎意料的清爽去除了繁华的腻味。
所有人抓住注意力,沈风继续说。
“今天我不想讲太多的大道理,也不想展示什么复杂的图表。我想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们北川一条叫作‘文昌巷’的老街上。”
“巷子里有一位姓王的老师傅,他是一家小学的教师,从他爷爷那一辈算起,已经有八十多年了,一本书养活了王家三代人,也见证了整条巷子的变迁。”
“去年,按照我们市最初的旧城改造规划,文昌巷要被整体拆除,建成一个新的商业广场。王师傅和巷子里的老街坊们都能拿到一笔不菲的拆迁款,住进窗明几净的新楼房。”
“这听起来是一件好事,对吗?”
沈风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
“但是,我去做调研的时候,王师傅拉着我的手,眼睛里全是泪水。”
“他问我,‘书记,楼是新了,可邻居都没了,人情味也没了,那还能叫家吗?”
“我这张嘴这双手拿了一辈子的粉笔教书,要是搬到高楼里,学校又拆迁合并谁还认识我?我的学生怎么办啊’”
会场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个简单的故事吸引了。
就连前排的几位大领导也都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
“王师傅的一番话问住了我,也问住了我们北川的市委、市政府。”
“我们开始反思,我们追求的‘城镇化’,到底是什么?”
“是把所有的老房子都推倒,建成一栋栋毫无区别的水泥森林吗?”
“是让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的邻里,都变成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吗?”
“是斩断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让它变成一个没有记忆,没有根的‘经济动物’吗?”
“如果发展的代价是让我们失去‘家’的感觉,是让我们忘记自己从哪里来。那么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