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工地上摔了一跤,膝盖肿得老高,却舍不得花钱去医院,只买了瓶红花油自己揉。
那天晚上她疼得睡不着,正抹眼泪的时候,村里的李老师打来电话,说小宝托他寄了封信给她。
第二天她特意请了半天假,跑到邮局取了信。当看到照片背面那句话时,她蹲在邮局门口哭得像个孩子。
路过的人都奇怪地看着这个头发花白、满手老茧的女人,不明白为什么一张照片能让她如此激动。
"咚咚咚。"敲门声打断了大嫂的回忆。她赶紧擦了擦眼睛,把照片重新包好放回红布包。
"谁啊?"她问道,声音还有些哽咽。
"宋大姐,是我。"门外传来一个柔和的女声,"我煮了点饺子,给你送一碗。"
大嫂连忙起身开门。老人的女儿站在门口,手里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饭盒,脸上露出了笑容。
"哎呀,还麻烦你送来,我这里什么也不缺..."大嫂赶紧让她进来,但储藏室实在太小,两个人都转不开身。
"不了不了,我就站这儿。"老人的女儿饭盒递给她,"今年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我多煮了些,想着你一个人..."
大嫂接过饭盒,热气扑面而来,熏得她眼睛又湿润了。"谢谢你啊大妹子,我这正好有猪头肉,你也拿点回去..."
老人女儿摆摆手:"不用不用,你自己留着吃吧。"说完退出了屋子,也许这些年她感觉大嫂这个人实在,照顾她老娘周到被感化了。
大嫂关上门,捧着那盒饺子回到小桌旁。饺子还热着,韭菜鸡蛋馅的,香气扑鼻。她夹起一个咬了一口,家乡的味道瞬间充满了口腔。
七年前离开村子时,小宝才上小学。儿子和儿媳去南方打工,把孩子留给了她。
那时候家里穷,大嫂种着几亩地,勉强能养活祖孙俩,但小宝上学的费用却越来越负担不起。
"妈,你就放心在城里打工吧。"儿媳子在电话里说,"现在城里缺保姆、护工,你去做做饭打扫卫生,比种地强。小宝我让我妈帮着照看,想孙子的时候就回来看看。"
大嫂舍不得孙子,但她知道儿媳子说得对。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农活干不了,只能伺候人了
第一年最难。她不会用煤气灶,不会用洗衣机,连电梯都不敢坐。在户主家里被数落过无数次。
有一次打碎了雇主家里一个摆件,被扣了半个月工资。晚上躲在那个小隔间里哭,想家想得厉害,却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