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将去年春天的降兵全部分散落户,安置在三州充实人口。今春又得了一万五千降兵,特意向王爷讨来,派往越州和宁州的矿山开凿石料,用于打深水井。
随着政务重心转移,水生一家即将迁往刚平定的洛州。洛州局势初稳,水生心中不免担忧家人安全,只是不便明言。他思虑再三,决定先将女儿婉宁和老娘送回安稳的白月湾。小桃心中另有牵挂——边境的周叔独自一人,景宇又在书院,她担心老人家寂寞,自己却必须随水生同赴洛州无法回边境照顾。临行前,她叮嘱婉宁:“回到白月湾把稻子种下后,就回边境去。得空多去陪陪叔祖父说说话,免得他孤单。”
与此同时,边境的三丫家,三丫正为二女儿晨熙的婚事发愁。怀庆在今春战事中立功,升任了指挥使。云峰的祖父深谙进退之道,见怀庆升迁,自家若再加上怀庆的兵力恐惹王爷猜忌,便主动提出致仕。宣王也知李指挥使年事已高,确已不适合长途征战,顺水推舟便允了。李指挥使向王爷表明心意,将前往奉州协助长孙云峰练兵指导,王爷对此安排甚为满意。
另一边,王爷亲自考校了裴崇仁的功夫、排兵布阵、学识和胆识,见其样样出众,便破格提拔他为千户,统领新组建的骁骑营驻守辽东。如此一来,裴崇安便可无后顾之忧地带兵远征。长月滩今秋预计新增六百匹战马可以给裴崇仁骁骑营,更添辽东军力。只是裴崇仁的升迁,却让刚升任指挥使的怀庆家宅不宁。
怀庆升官,云谨归家庆贺。私下里,他向母亲提起一桩心事:他在青山书院求学一年半,留意到育婴堂一个叫柳源的孤儿很是不错。柳源祖上是流放辽东的军户,他虽在出身在此,但家中从未放松对他的教养。可惜父祖皆战死沙场,又逢雪灾,才成了孤儿。他性格沉稳,早有学识根基,在育婴堂得进士先生教导,常虚心请教。景宇叔叔评价他和昊良是书院进步最快的学子。柳源今年十五,虚岁十六,景宇叔叔断言若明年辽东开科,他考取秀才应无意外。昊良因小桃姨的关系,对育婴堂的孩子多有照拂,与柳源关系也不错。柳源还随昊良一起跟谢叔的随从习武,人生得也俊朗。云谨觉得,柳源配自家二姐晨熙正相宜。
云谨又长大了一岁,思虑也深了些。他明白大姐夫未纳妾是因父亲对姐夫有救命之恩。二姐晨熙才学、见识、手段皆不如大姐炤炤,容貌也只算清秀。与其强求门当户对的官宦之家,不如寻柳源这般有真才实学、前程可期的。二姐嫁过去,没有复杂的家族关系需要周旋,日子能清净许多。
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