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宁答应了周家小姐将大米卖给周家粮铺。今年辽东官田稻子丰收,王爷准许婉宁自行处置收成。她留下两万斤稻谷,将其余的稻谷舂成米,约莫二十四万斤。周家粮铺在三州和营州都有分号,眼看年关将近,只要价格实惠,这二十多万斤大米年前就能售罄。
只是,一下子要舂二十多万斤米,婉宁手头人手不足。王爷见年底无战事,便调派了五千士兵轮流舂米。由于石碓窝数量有限,士兵们花了整整十五天才完工。米舂好后,王爷派兵将大米分送至三州和营州。周家得知谢大小姐将如此大批精米交由他们售卖,大喜过望,当家人周老爷亲自前往谢府商谈,小桃交给了婉宁自己去商谈。
婉宁在厅中接待了周老爷。送走周老爷时已是傍晚,婉宁难掩兴奋——她刚做成了一笔大买卖,将自家辽东丰收的稻米卖给了周记粮铺。
周老爷初闻谢大小姐有二十多万斤精米出售,眼中精光闪烁。他捻着胡须盘算:大米在辽东乃至三州向来金贵,能卖到五六十文一斤。“大小姐,这辽东新米前所未有,以老夫之见,定价嘛……”他试探着伸出四根手指,“四十二文一斤如何?已是极公道的价钱了。”
婉宁放下茶盏,脸上带着纯真的笑容:“周老爷,不如听听我的想法可好?”
周老爷心下一沉,以为这位官家小姐嫌少,正待加价,却听婉宁接着道:“您刚才也说了,辽东新米前所未有。若定价四十二文,与江南运来的陈米有何区别?寻常百姓家,一年到头也未必舍得买上几斤尝尝。”她看了一眼周老爷,继续道:“这米,我在辽东的土地上种成了。米粮,就该让普通百姓也吃得起。我娘敬佩周老夫人捐资打井的善举,因此我才愿将大米卖给周记,只收您十九文一斤。”
“十九文?!”周老爷惊得几乎从椅子上弹起。这价格远低于他的预期,甚至低于许多中等品质的粟米!“大小姐,这……这未免太低了!您这米品相极佳,粒粒饱满,蒸出来香气扑鼻,十九文怕是连本钱都……”他竟替婉宁心疼起来。
婉宁眼眸清澈,认真道:“周老爷,账我算得清。稻种是王爷寻来的,十九文一斤,我仍有薄利。但这薄利,我要让辽东和三州的寻常百姓,也能蒸上一锅香喷喷的白米饭!您铺子里的售价,绝不能高于二十五文一斤!您若答应,这三州和营州的铺子,我优先供您十万斤。若卖得好,余下的十四万斤,也尽数交给周记。”
周老爷怔住了。他看着眼前这位年纪虽小、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布政使千金,心中翻江倒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