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叔在书院住了七天,就对景宇道:“景宇,我要去趟沂州。让狗蛋儿子捎回狼皮大氅,既是替你们做人情,也是为泽祺将来在白月湾扎根着想。他兄弟单薄,狗蛋家人丁兴旺,在村里根基深厚。儿媳不管心里怎么想,狗蛋待你不薄,他儿子既已来了书院,就让她别再把眼睛长到头顶上。人这辈子,谁也说不准啥时候会求到谁头上。”
景宇苦笑:“知道了,爹爹。我会叮嘱她。”
周叔有些不舍道:“我这一走,恐怕得过年才能一家团聚了。今年过年,我们回白月湾吧?我也多年没回去了。”
景宇笑着应道:“好!回家看看我们的大院子。新村一整排青砖院落,砌着高大院墙,气派得很!就是三两百人也难攻进去。”
周叔得知白月湾逃荒来的乡亲们都过得好,也由衷高兴。新村的人算是在白月湾扎下了根。
想到父亲要去沂州,景宇神色凝重:“爹爹,您只有七八天就要当值了。这么短时间,除非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否则赶不回去。可您的身子骨哪里吃得消这样赶路?赵姨知道了也会心疼的。”
周叔摇摇头:“眼下这天不冷不热正好。我年纪大了,以后能去看她的日子,怕是看一年少一年。今年去了,心里才安生。就是晚几天回边境,王爷也不会怪罪。”
景宇心中忧虑更甚。自他犯心疾后,爹爹便老得快了。每次他发病,爹爹都担惊受怕,夜不能寐。加上这几年边境战事频繁,父亲既操心又劳神,这样赶去沂州,他实在放心不下。他轻声道:“爹爹,我陪您去吧。也去给赵姨烧些纸钱。”
周叔拍拍景宇的手:“别担心我。有根身体好,又会功夫,能照顾好我。我再带上几个会功夫的随从。路上也不会不顾身子赶路。我得好好活着,多熬几年,多护着你们几年。我自己去就行。你把书院办好,把祺儿带好,这才是正经。你赵姨最是通情达理。”
景宇沉默片刻,终是点头:“好。那爹爹您路上千万别急着赶路。”
周叔笑道:“说了别担心。你小桃姐把收到的好人参都给我留着,让我隔几天泡一片水喝。信里还说,连冬天的棉衣鞋袜都给我做好了。正好这次去一并带回边境,省得她再专门派人送一趟。” 见自己说了去沂州后,儿子眉宇间愁云不散,周叔便转了话头,语气轻松了些,“我去沂州的事你知道就行,别告诉昊良。那小子要知道我要去沂州,怕是要哭鼻子想爹娘了。”
景宇勉强笑了笑:“那爹爹今儿早些歇息,明日上路才有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