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被这句话逗乐,嘴角机械式地往上勾了两下,道:“魏公纵然有一千条理由喜爱平原侯,公子都只须一条应对。”
“哪一条?”
“长幼有序。”司马懿的表情再次变得无比冰冷,平静地说:“只要公子自己不犯错,就谁也取代不了你。”
陈群赶紧帮腔:“对呀对呀!魏公出发之日,公子切记表现出悲伤之情,以示仁孝之意。”
……
到了十一月,邺城的白天已称得上冻人。魏公曹操点起虎豹骑,驾着天子仪仗,要亲征西凉,平定这块北国边患。
群臣十里相送,免不了一番吹吹打打、歌功颂德。但唯一让人记得住的,只有长公子曹丕的眼泪。他从宫门一直哭到十里亭,一路就没停过。哭得曹操自己也掉了泪,直到队伍已走了半日还在回想丕儿如此孝顺,真令孤老怀宽慰。
从各地集结的部队零零总总都汇集到了长安,整整二十万大军,把破败不堪的关中平原搅得锣鼓喧天。曹操到了长安,首先接见儿子曹植,对他大加赞赏,称其“一人文章往日,天下武功将来”。除了口头表扬,还给曹植增加食邑两千户。其余有功人员按功劳封赏,不在话下。
面对当前的僵持局面,曹操召开了作战会议。会上出啥主意的都有,魏公只默默地听着,始终没有表态。会议最终也没个结果,只得暂时散了,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曹操叫住了贾诩:“文和,上次西征因刘备孙权半途而废。此次若用兵太深,他俩如法炮制,该当如何?”
贾诩静静地回答:“魏公已有对策,又何必问。”
曹操大笑:“公何以知之?”
“二十万大军西征,耗费甚巨。经前次教训,魏公若无把握,岂会亲临长安?”
“汝且试言之,看中与不中。”
“凡事皆有缓急,取舍而已。孙权经合肥一战,深知东吴水师难以与我军陆战。今刘备得了汉中,其必更以荆州为意,此一路不须担忧;刘备跨有两州,兵力分散,难以集中一点。纵然袭击宛城,亦是虚张声势。倘为所获,也不须在意一城一池,来日大军回朝,夺回失地即可。而西凉骑兵日进千里,一旦中原空虚,须臾可至。不除此后患,永无南征之力。为今之计,当一鼓作气消灭马超,无论其他。”
曹操抚掌大笑,拍着贾诩的臂膀称赞:“高帝得留侯谏言北上,其如今日乎。”
此时的凉州,形势已然十分严峻。曹操集结大军,陈兵长安以西,瞎子也看得出这是冲谁来的。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