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见诸葛瑾卡在当场支支吾吾,做出个失望的表情,叹道:“怎么竟让先生空手前来?唉——,听闻吴侯雄姿英发、文武双全,不想如此不知礼数,令人好生失望。”
诸葛瑾眼见装不下去,索性不装了,两手一推摊了牌:“久闻世子行事不拘一格,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实不相瞒,吴侯遣我来非为贺喜,实为江东讨还公道。”
诸葛亮见说到了正题,正色问:“敢问吴侯要何公道?”
诸葛瑾放下茶杯,敛容答道:“昔日刘表病逝,曹操南侵。左将军力不能支,仓皇苟全于江夏。是我江东子弟远涉江湖,替诸位击退顽敌,保住性命。不意贵军不念旧恩,趁隙吞并荆襄。置吴侯义举于不顾,使江东空耗钱粮兵马,而一无所得。岂非有失公道?”
诸葛瑾这论调一出,别说是张存,就是他弟诸葛亮听了都生气。倒是刘禅毫不意外,见没人搭腔,继续问诸葛瑾:“然则吴侯以为怎样才算公道?”
“听闻左将军已得汉中,便应将荆州交与东吴,免得人言左将军贪得无厌,遭天下耻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见诸葛瑾终于把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刘禅忍不住捧腹大笑,那笑声清脆如铃,就好像诸葛瑾的话里真有很多笑料一般。
刘禅笑了好一阵子,注意到其他三人都在看他,便用袖子抹了抹眼泪,询问诸葛亮:“弟子有一言说与子瑜先生,怎奈说了会令先生不快。因此先向师父告罪。”
孔明微含笑意看着大哥:“吾兄胸襟过人,世子有话但说无妨。”
诸葛亮这等于是替徒弟道德绑架他大哥。等会无论刘禅说出什么来,诸葛瑾反驳就是胸襟不过人,不反驳就得吃哑巴亏,怎么着都落在下风。
刘禅不等诸葛瑾反应,立刻开口:“先生适才说到赤壁,切闻曹操投书京口、威逼吴侯,江东自张昭以下,一众英才皆欲献地称臣、北面事之。是左将军屯兵江夏、宁死不辱,鲁子敬力排众议、联盟抗曹,这才有了周瑜下寨三江口,两家共抗顽敌。若无家父,吴侯此刻只怕早已与刘琮为伍,江南八十一州也已姓曹多时矣。所谓恩将仇报,只怕先生赖不到家父头上,得先问问吴侯自己。”
“这——”诸葛瑾让刘禅一通抢白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想驳斥,人家说的是实情;想骂街,当着兄弟的面,怎好跟个孩童计较?一时语塞,不知怎样应答。
可刘禅还没说完:“自初平元年朝廷委任刘表为州牧,二十年间,荆州从未列于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