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民众对义舍的信任不一定非得投毒,用泻药一样可以。并且泻药更容易获得,投放难度更小。至于暗杀教士,倒不如利用手头的情报将那些贪污腐败者的劣迹曝光,这对于信仰的崩塌远比杀人有效得多。
决心已下,夜枭立刻开始行动。时间正赶上八月十五,家家户户都在庆祝中秋。才过了短短三天,南郑县大祭酒的案头就被雪片似的报告给淹没了。
首先是大范围的痢疾扩散,几乎覆盖整个城市及周边地区。这当然是夜枭的杰作。之所以如此高效,是因为他们没有挨个义舍去投药,而是找到库存直接把里面的米都浇上巴豆水,再由五斗米教自己的人送到各个分发点。由于正赶上过节,来义舍的人和领取食物的量都远超平日,这加剧了泻药的传播速度。
而腐败的曝光更加致命。陈到没有采用贴告示这种低效的宣传方式,而是趁夜摸进三位祭酒的住所,把他们连同他们藏在家里的珍玩、佳酿和美女都绑了,集中送到市集向公众展示。财物清单和腐败事迹则被送上了各个茶馆的墙壁,任由饮茶人读取传播。
这下乱套了。一直鼓吹清心寡欲的祭酒们下了班居然啥都不耽误,这对普通信众的心理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一次就曝光了三个,说明这绝不是个别现象,那其他人呢?谁能保证他们的清白?
事态开始悄悄地向着不可控的方向演变,而南郑上层的统治者们对此一无所知。谣言从茶馆以几何式的速度向四面传播,很快就出了南郑城向四野八乡扩散。这也得益于汉中那发达的商业!
义舍中毒事件受到张鲁的亲自关注。经过侦察,最终从仓库存货中找到了残留的巴豆水。办案人员顺腾摸瓜,沿着这条线索去找巴豆的来源,这一找可有意思了,在中秋节前去药店大量购买巴豆的无一例外都是西川来的商人。
这个结果往上一报,张鲁可就犯了迷糊。刘璋这是要干啥?想毒死南郑百姓?那也不对呀,据隶臣上报这个用量也不致命呀!合着刘季玉费劲巴拉地派密探到南郑来,就为了让满城百姓一起窜稀,好熏死我么?
当然也有冷静的声音,例如阎圃。他就认为所有的证据都指向西川,恰恰说明不是西川。巴豆并非不能保存,西川若想用它搞破坏完全没必要到了汉中再采购,这样做一来容易暴露二来也不保险,万一买不到足够的量呢?还有腐败案的曝光,出现的时机太巧了,与投毒案一前一后,说没关联谁信呢?
但阎圃的眼光再毒,也比不上杨松的嘴巴毒。他一句话就把阎圃噎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