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左将军刘备顾不得劳顿,再次召集核心幕僚讨论曹操进魏公的对策,并特意嘱咐刘封刘禅兄弟列席。参加会议的除了诸葛亮、庞统,还有蒋琬、糜竺、孙乾、简雍。关羽、张飞等武将均已返回驻地,随时准备执行任务。
会上依然分为两派,把白天的争论又进行了一遍。刘备不得要领,便转头问两个儿子的看法。
刘封垂头看看刘禅,道:“禅儿素有韬略,封不及也,还是听他讲。”
刘禅扯一下刘封的衣袖,冲老爹嚷道:“兄长偷懒,爹给我做主。”
一句话冲散了压抑的气氛,场内的人都被他逗笑。刘备拿这个儿子实在没办法,不得不板起脸吓唬:“军国大事,岂容儿戏?你若有主张便快讲来,不可狂悖。”
“哦,”刘禅被老爸训过,撅起嘴低下头去,想了一会儿说:“孔明师父与士元师父说的都在理。若不声不响,必为诸侯诟病;若贸然用兵,又恐徒伤元气。”
刘备心想这不是废话么?让你出主意,你把我知道的再说一遍有意思么?刚这样想,却听刘禅接着说:“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哦?”刘备闻言来了兴趣,诸葛亮、庞统都坐直了身子,蒋琬等人更是瞪大了双眼,等着听这位传奇公子有何高招。
刘禅语气如常,好像看不到众人的目光,只望着刘备说:“曹操进公爵,必须使言官上表陈其功绩,再由天子下诏,三辞三让,然后可行。今割据天下者,西凉有韩遂马超、汉中有张鲁、西川有刘璋、江东有孙权,其余碌碌者无能为也。操违制晋爵,意在凌驾诸侯。今欲破之,可反其道而行。不若上表天子,举韩遂、张鲁、刘璋、孙权之功,表韩遂为临洮公、张鲁为南郑公、刘璋为蜀公、孙权为吴公。操若许之,则所晋公爵与诸侯无异;若不许,则获罪于诸侯。届时再言战或不战,随机应变即可。”
“哈哈哈哈——”率先打破沉默的还是庞统,他对这个徒弟满意极了,忍不住走到刘禅身前,将娃儿一把拉进怀里,赞道:“禅儿啊禅儿,你这条阳谋,当真能气得曹孟德吐血。主公不必迟疑,照此计行事可也。”
刘备刚想答应,诸葛亮却出言打断:“天子于曹操掌中。此计虽好,若操扣下表奏不提,又当如何?”
庞统笑答:“这却无妨,可将表奏书写两份,一份寄往许都,一份寄与诸侯,曹操如何能够扣下?”
孙乾闻言奏道:“仅投书恐难使人相信。须派出使者当面说明更为妥当。”
“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