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扶都不赶趟,等人都起来了,还不忘调侃王双:“子全兄,今天这顿饭你可赖不掉了,等着破产吧。”
一句话引来一片笑声,尤以王双动静大。
沙瑶瑶、静怡终于挤进了大堂,未同刘禅讲话,先劈头盖脸给王双一通骂。王双老脸通红,只是不停地赔罪。
李仲在王双身后颤抖地扶住老婆孩子,不敢相信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毕竟是打死了人呀,若搁以前,不偿命也得脱层皮。这位公子爷到底是何方神圣,三言两语的,就没事了?
李响也乐得合不拢嘴。
开庭前他已想好,若王双被重判,他绝不独活。现在都不用死,能不激动么?
正不知如何表达,只见王双领了刘禅的命令,拉住自己小声说:“公子吩咐,此事还没完,你护着家人先回军营,等我安排。”
李响一愣,不知还有何事。但既然是公子交代的,那赴汤蹈火又有何妨?于是也不多问,带着家人乖乖离开。路上回想起公子在大牢说过的话,料想不是客气,对王双的那股崇敬之情更加倍复制到了公子身上。
——
庭审结束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么?
没有!当然没有!
对刘禅而言,庭审只是个插曲,打从听李仲讲起事情的起因,他就觉得此事有蹊跷,这也是他特意邀请向朗来旁听的缘故。
现在县衙大堂只剩下刘禅、向朗、杨戏和傅灿四个人,杨戏诚心诚意地拜服,请三位到内堂用茶叙谈。
待茶水端上,刘禅不慌不忙取出一张纸,递给身旁的向朗。向朗不知何意,打开一看是一份名单,记录的都是各乡农户的情况。
“公子,这是——”向朗了解刘禅,既然专门整出这名单来,背后就一定有文章,因此拖了个长音等候下文。
刘禅并未解释,而是让杨戏与傅灿都看过才做解释:“初闻此案时我便觉得奇怪,李仲欠债日久,何以将他逼迫得如此急切。更何况若真为债务纠纷,则毫无理由焚烧其房屋——”
“对啊,房子烧了,人又赶走了,那这债岂不是再也要不到了?”傅灿一路记录案情,直到此刻才反应过来其中反常之处。
向朗与杨戏纷纷点头,这的确很不合理,佩服公子的同时又有些自责,自己怎么就疏忽了呢?
只听公子接着说:“为证实此事,吾命邓艾将手下斥候派往各乡打探,果不出所料,像李仲这样的情形各乡各村都有,或多或少,也都是以讨债为名将人撵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